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九月十月争破颜。

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洞庭的仙境之山仅生长着橘树,不长普通的树木或梨栗。
纯真的仙子无私自然不亲手栽种,却感动得一株橘树在阶前长出。
细叶繁枝挂着露珠焕然一新,四季常青并不依赖春天的恩赐。
如果说这橘树没有修行的品性,为何它独自生长来亲近人类。
二月三月山间刚开始转暖,最喜那低垂屋檐下的几枝短小橘枝。
洁白的花朵无需乌鸦叼来,自然有风将它们吹满手掌。
到了九月十月争相绽放笑颜,金色的果实累累,颜色深红,一夜晴朗香气弥漫整座山。
这天生的珍贵树木与众不同,世俗之人遇见也不敢轻易触碰。
在清幽的树荫下独自漫步禅定时,徘徊前后怎么看也看不够。

注释

洞庭:中国的一个著名淡水湖,此处代指仙境般的美景。
仙山:指超脱尘世、具有神秘色彩的山脉。
凡木:普通的树木。
真子:纯洁无瑕的仙人。
自不栽:不需要自己去种植。
感得:感应而得到,这里指橘树自然生长出来。
细叶:橘树的叶子细长。
委露新:被露水滋润后显得清新。
四时:四季。
不关春: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春天的影响,四季都保持绿色。
道性:修行者或有灵性的特质。
孤生来就人:独自生长并亲近人类,比喻橘树有灵性。
二月三月:春季的头几个月。
山初暖:山中开始变暖和。
低檐:低矮的屋檐。
数枝短:几枝短小的树枝。
白花:橘树开的花。
乌衔来:被乌鸦叼来,比喻非自然的方式。
九月十月:秋季的月份。
争破颜:竞相开放,面带欢颜,形容果实成熟的样子。
金实:成熟的金色果实。
离离:果实累累的样子。
色殷殷:颜色深红。
珍木异于俗:珍贵的树木与普通树木不同。
俗士:普通人,世俗之人。
不敢触:不敢随意触碰,表示敬畏。
清阴:清凉的树荫。
独步禅起时:独自在树荫下散步时心中升起禅意。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看不足:怎么看也看不够,表示非常喜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象,诗中的洞庭仙山,只生长着橘树,而不见凡木与梨栗。这表明了作者对高洁和卓尔不群的审美情趣。诗中提到的“真子无私自不栽”,意味着橘树的生长是自然而然,不受人为干预,这种纯粹性与独特性吸引了诗人的喜爱。

接着,诗人描写了一株在阶下自发地长出的橘树,其细叶繁枝在露水中显得格外新鲜。橘树四季常绿,与春天的生机无关,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与永恒的一种赞美。

诗人质疑了这种观点,认为橘树如果没有道德性,那么它为何会独自来到人间?这实际上是在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橥树生长环境选择的好奇和欣赏。

二月三月,山中气候初显温暖,诗人最喜欢那低矮的檐下几株短小的橘树。白花不需要借助乌鸦的传说(指古代传说中的乌衔花),因为自然风吹就能使其香满手,而到了九月十月,橘子争相破裂颜色更加鲜明。

金黄色的果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一夜之间天气晴朗,整个山头都弥漫着橘子的清香。这番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欣赏。

最后,诗人提到“天生珍木异于俗”,指出这些橘树与众不同,是上天赋予的珍奇之物。因此,即使是平凡的俗士,在遇见这样不寻常的美景时,也不敢轻易触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事物保持敬畏之心的态度。

在清凉的阴影中,独自漫步至禅房起身的时候,诗人会徘徊观赏,感受自然界给予的心灵滋润。然而即便如此,也总觉得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和向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无厌倦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无法穷尽的赞叹。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

佳晨亦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

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

萧条月中道,彩茜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荅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

野人药瓢天下绝,全如浑金割如月。

彪炳文章智使然,生成在我不在天。

若言有物不繇物,何意中虚道性全。

韦生能诗兼好异,获此灵瓢远相遗。

仙侯玉帖人漫传,若士青囊世何秘。

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

背上骊龙蟠不睡,张鳞摆颔生风云。

世人强知金丹道,默仙不成秽仙老。

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

聊将系肘步何轻,便有三山孤鹤情。

东方小儿乏此物,遂令仙籍独无名。

形式: 古风

荅苏州韦应物郎中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荅豆卢次方

吾爱道交论,为高贵世名。

昔称柴桑令,今闻豆卢生。

彼生清淮气,独钟文中彩。

近作公宴诗,如逢何柳在。

吾用古人耳,采君四坐珍。

贤士胜朝晖,温温无冬春。

朝晖烁我肌,贤士清我神。

微尔与云鹄,幽怀何由申。

别来秋风至,独坐楚山碧。

高月当清冥,禅心正寂历。

增波徒相骇,人远情不隔。

有书遗琼什,以代貂襜褕。

风教凌越绝,声名掩吴趋。

悬璧安可酬,徙倚还踟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