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江东山中茅庐的康家孝子,其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清幽之感。"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一句,则表达了对佛学和道家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境界的赞赏。诗中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比佛老之说与世间名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中道法与儒家思想交融的特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超脱尘世又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不详
养得翔鸾舞凤枝,不知雨露几含滋。
但同栎社长无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游公已去今安在,学步虚声过午清。
最喜高谈言太极,一轮放下月华明。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
丹青能染成形貌,犹有心源未易量。
曾因肖象下箕星,梦寐犹应右武丁。
顾我本非钟鼎相,不应端笏侍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