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瀚海双龙铁鳞甲,卷壑挐云蹲冀阙。

千泉百道凑东南,急雨翻空迸晴雪。

古言神禹功最多,导山凿石疏九河。

幽都之地不复顾,乃使双龙下地成盘涡。

阴风何飕飕,磅礴太古秋。

崩崖落车炮,怪木森戈矛。

碎沙晴日铺金麸,云是昔日当关挽劲之仆姑。

寒泉组练结九曲,亭午赫日光模糊。

车声何辚辚,昨宵急水迷无津。

垂堂之言犹在耳,游子商人行不已。

子规彻天呼我归,翠华北幸那得辞。

龙门之石高不磨,泚笔书我龙门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以“瀚海双龙铁鳞甲”开篇,将龙门比作两条铁鳞甲的巨龙,形象地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气势。接着,“卷壑挐云蹲冀阙”进一步渲染了龙门的高耸入云,仿佛它正蹲踞于冀阙之上,与天空相接。

“千泉百道凑东南,急雨翻空迸晴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龙门周围千泉百流汇聚东南,急雨如雪般倾泻而下的景象,展现了龙门地区的丰富水资源和动态之美。

“古言神禹功最多,导山凿石疏九河”提到了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赞美了他为疏导河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暗示了龙门地区与古代水利工程的深厚联系。

接下来,“幽都之地不复顾,乃使双龙下地成盘涡”描述了龙门的地理位置独特,远离尘嚣,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隐秘之地,而“阴风何飕飕,磅礴太古秋”则通过阴冷的风和古老的秋天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气氛。

“崩崖落车炮,怪木森戈矛”描绘了龙门周围的自然环境,既有峭壁悬崖,又有奇异的树木,仿佛是一幅充满力量与生机的画面。

“碎沙晴日铺金麸,云是昔日当关挽劲之仆姑”通过阳光下金色的沙粒,联想到古代守关的勇士,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寒泉组练结九曲,亭午赫日光模糊”描绘了龙门泉水的曲折蜿蜒,以及中午烈日下光线的模糊,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车声何辚辚,昨宵急水迷无津”通过车声的隆隆,暗示了龙门地区曾经的繁忙与急流的湍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最后,“垂堂之言犹在耳,游子商人行不已”提醒人们要记住前辈的忠告,即使面对困难也要继续前行,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子规彻天呼我归,翠华北幸那得辞”借用杜鹃鸟的叫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皇帝南巡的感慨,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龙门之石高不磨,泚笔书我龙门歌”以龙门的石头象征着永恒不变,诗人用笔记录下了对龙门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龙门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弹琴峡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云州

天阔云中郡,刚风起泬寥。

毡房联涧曲,土屋覆山椒。

橦布朝朝市,通薪户户烧。

遥看尘起处,深羡霍嫖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金主画孟浩然骑驴图

生前明主已遭嗔,身后君王为写真。

家国总缘诗句废,灞陵犹胜蔡州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李陵台

雪衮寒沙风衮灰,眼穿犹上望乡台。

陇西可是无回雁?不寄平安一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