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

一声促织破秋鸣,远客无端意自惊。

忆著年年儿女戏,彫盆相对斗输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鏊的《闻蛩》以秋夜之虫鸣为引,描绘了游子在外听到蟋蟀声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一声促织破秋鸣”,以“促织”即蟋蟀的声音打破了秋天的宁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时间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远客无端意自惊”,紧承上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听到这熟悉的秋虫鸣叫,不禁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引发了内心的波动与惊悸。这里的“无端”二字,强调了这种情绪的突如其来,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的真挚与强烈。

接下来,“忆著年年儿女戏,雕盆相对斗输赢”,诗人通过回忆起儿时与家人一起玩耍的情景,特别是那用来斗蟋蟀的雕盆,将个人的情感与童年的欢乐、家庭的温馨紧密相连。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听到秋虫鸣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也有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己未岁南归至德州口占

舟发河西冰塞川,败林枯叶总萧然。

德州杨柳青青在,南北端疑有二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西洞庭徐氏

早从胥口望巃嵷,舟入青溪曲曲通。

一片湖山归手内,万家烟火隔云中。

范公忧莫关廊庙,楚客音还爱土风。

林屋有田吾欲老,岂因一水限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饮徐氏新楼

家住西峰第几坳,青山重叠水周遭。

朝来爽气归吟笔,岁暮轻寒著缊袍。

地势欲凭湖面阔,天窥空讶月轮高。

十年尘土京华梦,烂醉君家玉色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登缥缈峰

仄径盘空艰复艰,快哉七十二孱颜。

星辰可摘九天上,吴粤平分一水间。

日转林梢看鸟背,烟横谷口辨人寰。

居然自可小天下,谁道吴中无泰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