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山寺

旧闻海上有神山,今见楼台岛屿间。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

风吹僧影浮杯渡,云送龙身听法还。

避世拟从支遁隐,尘簪吾已久投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游灵山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灵山寺的游览体验与深刻感悟。

首句“旧闻海上有神山”,开篇即以传说中的神秘岛屿引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遐想。接着,“今见楼台岛屿间”将读者带入现实,眼前展现的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楼台与岛屿,巧妙地将传说与现实相连接。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千年”与“十里”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了灵山寺的庄严与隔绝,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佛国世界,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风吹僧影浮杯渡,云送龙身听法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风轻轻吹过,僧人的身影似乎在水面漂浮,如同在进行某种仪式;云朵缓缓移动,龙身随之而来,倾听佛法的教诲。这种景象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最后,“避世拟从支遁隐,尘簪吾已久投閒。”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诗人以之自比,希望能够像支遁一样,在灵山寺这样的清净之地,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不仅描绘了灵山寺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寓鹿城东山下

大隐从来居市城,幽栖借得草堂清。

鸟啼花雨疏疏落,鹿卧岩云细细生。

石眼汲泉煎翠茗,竹根锄土种黄精。

艰危随处安生理,何必青门学邵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夜梦中得句因续成之

今日冬至阳始回,客中无赖废持杯。

乾坤万里风尘满,南北何时道路开。

白发频添随绣线,壮心都冷类葭灰。

中兴早看云台筑,老去何妨卧草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客南塘作二首(其一)

春来日日起西风,吹送浮云过海东。

花落名园荒草满,燕归华屋故巢空。

陶潜解印閒居久,王粲登楼作赋工。

旧日交游多白首,时时相见慰途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客南塘作二首(其二)

江头无计问归舟,抱病羁栖古寺幽。

风雨莺花成寂寞,干戈诗酒废赓酬。

衰年白日愁边度,故国青山梦里游。

见说王师向淮甸,早须传檄定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