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游灵山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灵山寺的游览体验与深刻感悟。
首句“旧闻海上有神山”,开篇即以传说中的神秘岛屿引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遐想。接着,“今见楼台岛屿间”将读者带入现实,眼前展现的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楼台与岛屿,巧妙地将传说与现实相连接。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千年”与“十里”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强调了灵山寺的庄严与隔绝,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佛国世界,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风吹僧影浮杯渡,云送龙身听法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风轻轻吹过,僧人的身影似乎在水面漂浮,如同在进行某种仪式;云朵缓缓移动,龙身随之而来,倾听佛法的教诲。这种景象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最后,“避世拟从支遁隐,尘簪吾已久投閒。”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诗人以之自比,希望能够像支遁一样,在灵山寺这样的清净之地,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不仅描绘了灵山寺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