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

壮哉负猛气,元文连旧斑。

双睛夹明镜,据地当南山。

南山百兽不敢出,远近闻风心胆慄。

空林巡绕张雄威,掉尾磨牙如待食。

一声长啸慑万夫,松梢灵鹊惊相呼。

飞云谷口日将暮,大风飒飒吹黄芦。

吁嗟恶性本可怕,人有善心当感化。

君不见刘琨牧伯异政多,负子曾看远渡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威猛的老虎,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强大的气势和恐怖的威慑力。诗中以“壮哉负猛气”开篇,直接点出了老虎的勇猛特质。接着,“元文连旧斑”一句,不仅描绘了老虎皮毛上的花纹,也暗示了其古老而神秘的形象。

“双睛夹明镜,据地当南山”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老虎的眼睛比作明亮的镜子,形象地表现了其目光的锐利与深邃,同时又以“据地当南山”形容老虎站立时的威严,仿佛能支撑起一座山峰,展现出其不可侵犯的气势。

“南山百兽不敢出,远近闻风心胆慄”进一步强调了老虎的威吓力,即使在遥远的地方,听到它的吼声,所有的野兽都会感到恐惧,不敢轻易接近。

“空林巡绕张雄威,掉尾磨牙如待食”则通过老虎在空旷森林中的巡视,以及其尾巴的摇摆和磨牙的动作,再次凸显了其作为森林之王的权威和准备捕猎的姿态。

“一声长啸慑万夫,松梢灵鹊惊相呼”描绘了老虎的一声长啸,其声音足以震慑周围的众人,连高处的灵鹊也被惊动,相互呼唤,进一步渲染了老虎的威严和力量。

“飞云谷口日将暮,大风飒飒吹黄芦”则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随着太阳下山,山谷中刮起了大风,黄芦随风摇曳,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最后,“吁嗟恶性本可怕,人有善心当感化”表达了对老虎凶猛本性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人类应该以善良之心去感化动物的理念,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处自然界的思考。

“君不见刘琨牧伯异政多,负子曾看远渡河”引用历史人物刘琨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通过善心感化的力量,即使是最凶猛的生物也能被改变,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虎形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强大生物的威严,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3)

林景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煮雪卷

元冥凛冽风气刚,同云蔽野天无光。

漫空柳絮乱飞舞,大地一色琼瑶妆。

先生臞然坐茅屋,左有图书右笔床。

竹炉石鼎烧榾柮,须臾取雪烹成汤。

武夷游子多相识,龙芽雀舌随意将。

陶家近可说风味,党尉不必誇羔羊。

一啜能令睡魔走,再啜齿颊生馀香。

三啜搜枯句已就,澹然意趣偏悠长。

翻忆天厨大嚼者,经年户素何所偿。

安得相从语清绝,一洗纷纷腥秽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杨金吾忠夫湖阴梦卷

墨花仙吏江东彦,蕴藉风流岂多见。

琴鹤相随一叶舟,名山大川览将遍。

湖阴形胜天下奇,云帆过此多新诗。

山川神欲与之会,忽作美人来梦思。

含羞故向东风立,髣髴花前旧相识。

蛾眉半扫横春山,星眸两点凝秋碧。

两娃前导门径幽,美人携手登仙楼。

楼中图史盈几案,一洗仙吏平生愁。

美人起,通问仙吏情恍然。

须臾侍儿列春宴,八珍九鼎罗樽前。

一觞一咏欢无极,恨莫挥戈留白日。

句句含情如有求,酒阑更入凝香室。

雕床绣褥飞凤皇,锦衾宝枕联鸳鸯。

美人细语知名久,班马才华独擅场。

奇逢自古真难得,始信千金当一刻。

梦觉孤篷别有天,乳鸦啼树东方白。

形式: 古风

和卓怡秋琳井幽居韵(其一)

识破浮荣早,悠然恋故栖。

雨香花满坞,苔破笋穿泥。

兀坐江天晚,长歌山月低。

晓来值邻叟,授简索新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和卓怡秋琳井幽居韵(其二)

卜筑尘市外,风景最幽奇。

有子閒偏乐,无官懒亦宜。

白云依渚静,红日上窗迟。

试向林头望,山光总是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