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逍遥金地与人疏,山静风光碧有馀。
开筑当年看锡卓,焚修今日听星居。
灵株瑞草人难识,明月清风室更虚。
坐久半天琼佩响,泠泠此理属真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景象,诗人以“逍遥金地与人疏”开篇,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感。接着,“山静风光碧有馀”一句,通过“山静”二字,强调了环境的幽静,而“风光碧有馀”则描绘出山间景色的清新与丰富。
“开筑当年看锡卓,焚修今日听星居”两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既回顾了过去开山筑寺的艰辛,也展望了今日僧侣修行的生活,通过“锡卓”和“星居”这两个细节,展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专注。
“灵株瑞草人难识,明月清风室更虚”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神秘与清雅,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灵异之物,同时也表达了室内因修行者远离尘嚣而显得更加空灵与纯净。
最后,“坐久半天琼佩响,泠泠此理属真如”两句,以长时间的静坐引出天界之音,仿佛是与宇宙真理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与灵性之美的山中世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不详
野蔓盘青上短檐,客来径草旋锄芟。
禽饥闻磬来疏砌,僧饱携筇过别岩。
茶鼎引烟熏纸帐,竹窗漏月射经函。
西庵门外如何景,杳杳寒泾一叶帆。
自广直邕分十郡,绵龚引象列三江。
水归东海流无尽,山拱西祠势若降。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閒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叹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