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钱烈妇》由清代诗人叶绍衡所作,通过对钱烈妇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这位女性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诗中以“满眼湖光一镜收”开篇,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湖光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出钱烈妇形象的纯净与美好,仿佛她的一生如同湖面般清澈透明。
“贞魂从此赴瀛洲”一句,进一步表达了钱烈妇的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这里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永恒的精神家园,暗示钱烈妇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前往了理想的彼岸。
“惟凭彤管垂青史”则表达了对钱烈妇事迹的铭记与传承。彤管,古代书写工具,此处借指历史记载。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历史的记录,钱烈妇的事迹才能被后人知晓与传颂,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后一句“始信黄泉胜白头”,表达了对钱烈妇精神境界的赞美。黄泉,古代指死后所在的地方,这里暗喻死亡;白头,形容年老。诗人认为,钱烈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展现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超越了生死,使得她的生命价值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胜过了长寿的生命本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不仅哀悼了钱烈妇的离世,更颂扬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不朽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