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乐秋辞(其十)

村樵入云不见云,芒鞋齧入青苔痕,小髻插花肩负薪。

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首句“村樵入云不见云”,以“入云”二字,巧妙地将樵夫的形象与云雾融合,既表现了山林之高峻,也暗示了樵夫劳作的艰辛与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芒鞋齧入青苔痕”一句,通过“芒鞋”和“青苔痕”的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樵夫行走的足迹,也隐含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亲近。而“小髻插花肩负薪”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一个头戴小髻、肩扛柴薪、头插鲜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趣味。

后两句“戒子勿深深有虎,叉手告予有老母”则揭示了人物背后的情感与责任。通过“戒子勿深深有虎”一句,展现了对自然危险的警惕与对同伴的关怀;而“叉手告予有老母”则直接点明了人物行动背后的深层原因——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孝心。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人物形象,也传递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乡村世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乐秋辞(其十一)

荒陂无人秋草逼,轻霞反射西树黑,牧唱风吹下岩侧。

村女如识柴门路,群鸡飞上山樗树。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十二)

石坳甾嶷数椽屋,麇麚宿场鼪缘木,天如相予玉反璞。

隐侯之拜非吾徒,游鱼泼泼忘江湖。

形式: 古风

溪上

客心窅然注,秋水恰相关。

取适忘趋舍,无人自往还。

岁时芳草暮,江海白鸥閒。

独有高天月,相期在一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独游石塘峪

每爱盘空曲,白云深复深。

谁为高士传,不识古人心。

绝迹许长往,好山唯独寻。

一瓢毋我慁,天籁在风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