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生致两雉不忍杀开笼纵之二首(其二)

谁令孤鷕遂专场,剪迭笼中看鸟翔。

文章正坐虎毛柄,铩羽一落千丈强。

翠翎低摧少颜色,奇祸非汝能遮防。

匆匆应媒莫浪出,尊拳毒手正交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有客生致两雉不忍杀开笼纵之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两只被捕捉的雉鸟的同情与不忍,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的尊重和对人类捕杀行为的反思。

首句“谁令孤鷕遂专场”,以“孤鷕”(雉鸟)自比,感叹自己为何被置于这样的境地,如同被单独安排在竞技场中,暗示了雉鸟被捕捉并展示给人观赏的命运。

接着,“剪迭笼中看鸟翔”描绘了雉鸟被囚禁于笼中的情景,它们被迫在狭小的空间内飞翔,失去了自然的自由与野性。这里通过“剪迭”(剪裁、折叠)形象地表现了笼子对雉鸟活动空间的限制。

“文章正坐虎毛柄,铩羽一落千丈强”运用比喻手法,将雉鸟的羽毛比作文章的笔触,暗示了它们的美丽与价值。然而,“铩羽”(折断翅膀)象征着雉鸟遭受的伤害与失去自由的痛苦,其影响力巨大,如同从高处跌落千丈,形象地展示了失去自由的严重后果。

“翠翎低摧少颜色,奇祸非汝能遮防”进一步描述了雉鸟因被捕获而失去光彩的现状,它们的美丽羽毛不再鲜艳,遭受了无法避免的灾难。这不仅是对雉鸟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捕猎行为的谴责。

最后,“匆匆应媒莫浪出,尊拳毒手正交相”表达了对雉鸟的劝告,希望它们不要轻易外出,因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危险。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类捕杀行为的批评,指出那些“尊拳毒手”(高贵的手指或象征权力的手)正是导致雉鸟悲剧的根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珍视以及对人类捕杀行为的批判,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题妙觉寺壁

叶底红稀不见花,枝头绿暗可藏雅。

春归古殿苍苔满,一点笼灯隐绛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再至

老眼逢春病有花,淋浪醉墨字如雅。

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宿妙觉竹庵赠静老

青山映落日,澹澹烟中明。

出门无所投,曳杖随意行。

破裓僧两三,喜笑争邀迎。

曾巢俯修竹,飞星动高甍。

老人如宿昔,真契同三生。

遇人无戚疏,出语恶不情。

寥寥风马牛,肝胆欲尽倾。

怪我胸中山,硉兀尚不平。

邯郸乐无度,短梦一饷荣。

蛮触怒不休,暴骨千里横。

微言起我病,内愧面汗骍。

蚤知天宇大,岂有世网婴。

举扇障西风,浣此沧浪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胥泽民招饮二首(其一)

萧晨散幽步,不放一尘惊。

高崖初日吐,坏道哀湍鸣。

平生耽田里,见此心眼明。

危桥属幽径,别户延朱甍。

主人鸡黍约,庖烟起晨烹。

长须举案出,银杯坐中行。

烂漫写真意,殷勤愧深情。

留欢更卜夜,华烛吐长檠。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