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绝顶风凄万木黄,露寒云白色苍苍。
夜深一片藤萝月,照见天河水气凉。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山》描绘了一幅秋夜山巅的景象。首句“绝顶风凄万木黄”,通过“凄”字和“万木黄”展现了秋风的萧瑟和山中树木凋零的凄凉,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肃杀之感。次句“露寒云白色苍苍”,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冷寂,以“露寒”和“云白色”刻画出清冷的露水和漫天的白茫茫云雾,给人以空旷而苍茫之感。
后两句“夜深一片藤萝月,照见天河水气凉”,则是从视觉和触觉上描绘细节。夜晚深沉,藤萝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坚韧,月光穿透云层洒下,映照出天河水的清凉气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静谧中的凉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寥寥几笔勾勒出秋山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
惆怅孤帆今北去,数行白雁又南飞。
何处金笳报五更,梅花零落满江城。
人家久住应惆怅,况是今朝在客情。
清晓微茫带远鸿,晚随残照上丹枫。
莫将风笛频吹却,恐落乡园野树中。
半幅青帘柳外新,新丰市上几回春。
只今绿水红桥路,南北应稀买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