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客携笛来,一声山石裂。
老子据胡床,东峰方吐月。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的《听笛》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有客携笛来,一声山石裂”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山石仿佛被笛声震裂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笛声的清脆与动听。接着,“老子据胡床,东峰方吐月”两句,则是诗人自己在听到笛声后的反应,他坐在胡床上,静静地欣赏着月光从东方山峰缓缓升起的美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的笛声不仅是自然界的音符,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它,诗人与自然、与宇宙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和谐而深邃的联系。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大雅久寂寥,落落为谁语。
我欲友古人,参到无言处。
枯樵生活火,清瀑荐灵芽。
且赏此味永,从渠客未嘉。
绿叶映芳蕤,贞姿在空谷。
纷纷世人同,寂寂君子独。
枯根寄断崖,槎牙老风雪。
疏花如高人,敛衽不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