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词《洞仙歌》是赵鼎所作,描绘了雨后空山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雨后的月光洒在新酿的酒上,显得格外明亮。然而,这美景无人共享,诗人只能独自品酌,"把盏无人共心赏",透露出深深的寂寥。
"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诗人借吟咏抒发内心愁绪,甚至因情绪激动而扯断了胡须。"秋入孤衾渐爽",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意和诗人的孤独。窗外的竹子在西风中摇曳,发出稀疏的声音,更添了几分凄凉。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竹子的坚韧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竹子虽孤,却坚韧不屈,而诗人却深陷无尽的愁苦之中。"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愁肠百结,愁绪如江河般滔滔不绝。
最后,诗人感叹即使有思乡之情,也无法穿越山川阻隔,连梦中寻访都变得遥不可及,"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赵鼎的这首《洞仙歌》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在静夜中的孤独与愁绪,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