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家兄又梦陈敬初

我来与君同作客,前年共住江边宅。

君骑快马事远游,我亦流离去乡国。

君家慈亲犹未老,眼前骨肉仍相保。

三人兄弟何人强,之子文章最称好。

我家老兄浙水滨,老兄比弟家尤贫。

五年零落不可见,迢迢归梦还相亲。

人闻梦中相尔汝,傍人不知梦中语。

起来明月满虚庭,丹枫堕影天霜雨。

秋风江上生白波,秋江萧萧鸿雁多。

迟君不来知奈何,聊复慷慨成悲歌,聊复慷慨成悲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于立的《夜梦家兄又梦陈敬初》以梦境为引,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我”与“君”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境遇下对家庭和亲情的感慨。首句“我来与君同作客”,点出两人相似的漂泊生活状态,随后通过“前年共住江边宅”回忆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接着,“君骑快马事远游,我亦流离去乡国”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自己同样离乡背井的无奈。

“君家慈亲犹未老,眼前骨肉仍相保”一句,转向对友人家中亲人的关怀,反衬出“我”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现状。“三人兄弟何人强,之子文章最称好”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同时也暗含对自己处境的自省。后半部分转而描述“我”家中兄长的境况,“老兄比弟家尤贫,五年零落不可见,迢迢归梦还相亲”表达了对兄长贫困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最后,“人闻梦中相尔汝,傍人不知梦中语”点出梦境中的温馨与亲密,而“起来明月满虚庭,丹枫堕影天霜雨”则是对梦醒后现实与梦境之间落差的描绘。通过“秋风江上生白波,秋江萧萧鸿雁多”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结尾“迟君不来知奈何,聊复慷慨成悲歌”表达了因友人未能及时相聚而产生的遗憾与无奈,通过“聊复慷慨成悲歌”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离散与团聚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07)

于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顾仲渊烟云轩与玉山同赋

玉峰连天向天起,秀色盘回三十里。

寒翠淋漓湿窗几,影落明湖一泓水。

明湖之水清无底,幽人结屋湖光里。

溪南溪北花阵迷,舍东舍西山鸟啼。

夜来东风雨一犁,满川烟雾春云低。

春云无心无定据,长在幽人读书处。

未肯从龙行雨去,窗前且伴幽人住。

形式: 古风

题虞瑞岩白描水仙

流洲之君号中黄,雕冠翠帔悬明珰。

通明宫中拜帝觞,帝遣换骨生天香。

醉后横斜踏明月,月明零乱如冰雪。

为传清影落人间,化作幽芳更愁绝。

官车晓过西陵渡,贝阙珠宫锁烟雾。

君王十二玉阑干,玉盘倒泻金茎露。

江风吹断旧繁华,年年十月自春花。

写成幽思无人省,持献瑶池阿母家。

形式: 古风

题从子伦画山水

我本山中人,颇有爱山癖。

何人写秋山,秀色如可食。

天河露下秋汉白,挹露磨空洗秋色。

炯如洞庭水浸青芙蓉,倒影天光湛空碧。

又如飞龙天外来,鳞鬣森森插霜戟。

远屿瀰茫隔烟浦,冷云湿翠愁痕古。

便从海上访三山,又恐征帆迷处所。

若耶溪,在何处,归去来,山中住。

道逢仙人紫绮冠,指点丹崖是征路。

寄书松竹问平安,莫嫌老子来迟暮。

形式: 古风

玉笙谣玉山席上赠周生时铁厓同赋

十三学神仙,十五能吹笙。

仙人王子晋,同上凤凰翎。

丹山凤凰十七声,钧天按节皆和鸣。

西游瑶池谒熊□,董家双成最娉婷。

桂殿初凉湿秋露,鹅管吹烟隔轻素。

缥缈新声汎紫霞,□曲每得周郎顾。

铁厓仙人横铁笛,几度周郎蒙赏识。

同向维山弄月明,九点齐州暮烟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