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屠比部张仪部集万都阃公署四首(其四)

五云红日昼蝉鸣,宛宛高杨翠染成。

鹦鹉杯衔银月上,仙人缥缈想吹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午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五云红日昼蝉鸣”,以“五云”和“红日”渲染出一片祥和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红日高悬,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大地上,蝉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夏日气息。这里的“昼蝉鸣”不仅描绘了时间的特征,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

接着,“宛宛高杨翠染成”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高大的杨树在阳光下呈现出深邃的绿色,仿佛被大自然的色彩所浸染,展现出树木的勃勃生机。这一句通过“翠染成”三个字,既描绘了杨树的颜色,又赋予了它们生命的力量,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过树叶时的沙沙声。

“鹦鹉杯衔银月上”这一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想象中鹦鹉衔着酒杯,似乎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这既是一种浪漫的想象,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在这里,月光如同银色的河流,洒在大地上,与鹦鹉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趣味性。

最后,“仙人缥缈想吹笙”一句,诗人通过想象中的仙人吹笙,将整个画面提升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仙人的形象飘渺而神秘,吹笙的声音悠扬而空灵,仿佛能穿透尘世的喧嚣,引领人们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谐与美好的夏日午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偕高令公次登惠山饮第二泉一首

落日惠山生紫烟,参差龙刹俯江天。

清觞碧草金岩上,潇洒春空挥五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蔡子归西山一首

子胥江上君逢我,泰伯祠前我送君。

君卧西山那得见,令人长望洞庭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张子言适越二首(其一)

陆剑巴琴动远游,隋珠和璧映沧洲。

观吴无复鸳鸯殿,泛越空寻翡翠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张子言适越二首(其二)

平子才高三辅希,客星南逐五云飞。

愁歌玄赋名何早,紫岳丹丘兴不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