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其二)

维岱临东鲁,高高作地宗。

神光探日观,元气奋黄钟。

陋巷弦歌业,先人俎豆容。

孤生予有竹,愿托丈人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将从雁代返岭南留别程周量(其二)》。诗中以“维岱临东鲁”开篇,描绘了泰山之巍峨,象征着诗人的崇高志向与深厚根基。接下来的“高高作地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学术或道德上的卓越地位。

“神光探日观,元气奋黄钟”,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内在力量,仿佛日观峰上的神光照耀,黄钟之音激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陋巷弦歌业,先人俎豆容”,这里通过对比“陋巷”与“弦歌业”的生活场景,以及对“先人俎豆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和家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最后,“孤生予有竹,愿托丈人峰”,诗人以“孤生”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竹子一般坚韧独立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希望得到“丈人峰”的庇护和支持的愿望,寓意着对友情、师长或理想之地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憧憬,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留别陈正子(其一)登庆善寺阁

驻马酆原下,天晴眺寺楼。

池阳城对出,清峪水中流。

贳酒乘春兴,听歌散暮愁。

梅关千万里,归及雁横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有赠

凄凉淮海上,一饭进王孙。

龙种无人识,天潢几派存。

浮云迷紫极,蔓草失朱门。

珍重神明胄,风尘莫受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田子约生时在雁平备兵幕中

天险瓴堪建,关高雁不过。

股肱忧汉帝,节钺仗廉颇。

幕府贤才大,军储计划多。

边花初破雪,香泛玉壶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张穆之画马

今代推曹霸,纷纷绢素来。

真龙谁解好,天马自无媒。

万里从军梦,三秋伏枥哀。

何当将汗血,沾洒拂云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