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

祝融万仞拔地起,欲见不见青霄里。

山翁爱山不肯去,为山醉卧松根底。

家童寻著不敢惊,沉吟恐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形式: 古风

翻译

祝融山高耸入云,想看却隐于青天之上。
山中的老翁深爱着山,不愿离开,醉眠在松树之下。
家童找到他也不敢打扰,怕惊动了山翁,怕他生气。
梦醒后精神抖擞地下山,一路月光松风,景色清幽。

注释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拔地起:高耸入云。
青霄:青天。
山翁:山中老人。
醉卧:醉酒而眠。
松根底:松树下。
家童:家中的仆童。
嗔:生气。
梦回:梦中醒来。
萝月:藤萝下的月光。
松风:松林间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祝融峰的雄伟景象和山翁与自然的亲近关系。首句"祝融万仞拔地起"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祝融峰高耸入云的壮观,如同神火巨人般矗立。"欲见不见青霄里"则暗示峰顶云雾缭绕,难以一窥全貌,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山翁爱山不肯去",将山翁对山的热爱和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宁可醉卧在松根之下,也不愿离开这山水之间。"家童寻著不敢惊"和"沉吟恐怕山翁嗔"则描绘出家童小心翼翼地寻找山翁,生怕打扰到他的宁静,体现出对老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最后两句"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通过山翁梦醒后的动作和环境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以及月光、松风带来的清凉与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赵葵的《祝融峰》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8)

赵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庸斋,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 字:南仲
  • 号:信庵
  • 籍贯:衡山(今属湖南)
  • 生卒年: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秋浦楼

丽谯岧峣壮城关,万里关河归目睫。

雨馀渔钓玉奁开,烟生芙蓉翠屏列。

吴头楚尾二十秋,满耳弦歌声未绝。

不才滥缀鸳鹭行,夜梦时还许归谒。

萧晨振策来翠微,母怜吾儿倍怡悦。

昔偕汝父居是邦,旧事辛苦为儿话。

星星鹤发簪霞冠,笑者朱衣拥金节。

一门和气皆君恩,恩与天同酬未得。

生平区区忠孝心,岁晚愿为松与柏。

可怜清赏属登临,风景不殊人事别。

徘徊徙倚十二阑,啸声吹上梅梢月。

形式: 古风

荒城(其二)

乌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莲漫地生。

最爱多情白翎雀,一双飞近马边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桃木

谁家有女腰如束,双眸剪水肌凝玉。

褪红香汗湿鲛绡,低压娇花鬓云绿。

春光潋滟春昼长,春风扑面春花香。

一声环佩鸣丁当,自临鸾镜匀新妆。

形式: 古风

二月五日兰溪道中廉使陶公俾作一律并呈副使费公佥宪何公同一是正

大溪夹岸万山青,官舸乘风五两轻。

百粤分苻新部使,太微执法旧明星。

岁当甲子天时泰,春满乾坤圣化行。

喜得同寅俱俊杰,硕持纲纪赞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