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其八)美人十忆

春纤瘦。窗前闲把双鸯绣。双鸯绣。

恼人针线,欲拈还又。轻调锦瑟消长昼。

弹来十指冰弦透。冰弦透。闻郎偷觑,低笼红袖。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其八)以“美人十忆”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绣鸳鸯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春纤瘦”,点明了女子的手纤细而娇嫩,暗示着她的美丽与柔弱。接着,“窗前闲把双鸯绣”,描绘了女子在窗前悠闲地绣着一对鸳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通过“双鸯绣”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技艺高超,也寓意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双鸯绣。恼人针线,欲拈还又。”这一句通过女子绣花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绣花工作的投入与专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丝的困扰或犹豫,可能是对完成作品的期待与担忧交织在一起。

“轻调锦瑟消长昼”,女子在悠长的白天里,轻轻调弄着锦瑟,消磨时光,这既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锦瑟的声音清脆悦耳,为静谧的时光增添了几分雅致。

“弹来十指冰弦透”,女子弹奏锦瑟时,手指在琴弦上滑动,仿佛能感受到从指尖传递到心底的清凉与宁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音乐之美,也象征着女子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

最后,“闻郎偷觑,低笼红袖”,暗示了有一位男子在暗中观察女子绣花的情景,他的目光中可能包含了欣赏、爱慕或是其他复杂的情感。女子低垂的红袖,既遮掩了她的羞涩,也透露出一种神秘而诱人的气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女子绣花的日常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爱情的憧憬与期待,展现出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九)美人十忆

阳台后。轻盈真似灵和柳。灵和柳。

楚王宫里,春风病久。霓裳倦舞垂纤手。

閒愁消瘦慵如酒。慵如酒。绣裙宽褪,问郎知否。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其十)美人十忆

淩波窄。真珠绰约猩红色。猩红色。

香尘行过,寻他踪迹。灯前晚浴如霜白。

双尖只合舒郎侧。舒郎侧。鞋跟褪了,欲兜无力。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望江南(其一)四时词

春光好,驱马向燕台。

梁氏园中杨柳乱,慈仁寺里海棠开。乘兴数衔杯。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其二)四时词

熏风转,销夏渡淮阴。

几处荷花红滴滴,谁家亭子绿沉沉。随意放舟寻。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