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滕斌的《山峡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峡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自然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首句“萧萧十二峰前路”,以“萧萧”二字形容山峰连绵不绝,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同时“十二峰”则点明了山峡的壮观与复杂。接下来,“月落猿啼霜外树”一句,通过“月落”、“猿啼”和“霜外树”这三个意象,不仅勾勒出夜晚山林的寂静与清冷,更增添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猿猴的啼声在霜覆盖的树木间回荡,使得画面更加鲜活。
“半夜谁家上水船”一句,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水面,暗示着山峡中不仅有陆地的壮美,还有水上行舟的动态美。这不仅是对山峡水道的描绘,也隐含了人们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最后,“竹枝歌入瞿塘去”一句,以竹枝歌这一传统音乐形式,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仿佛是山峡的灵魂之声,随着水流远去,传递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峡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峡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