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来邂逅西江客,报道今年盛有秋。
但得万方同岁稔,吾生贫病不须愁。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简胡祭酒(其三)》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景。
“朝来邂逅西江客,报道今年盛有秋。” 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晨偶遇西江过客的情景,过客带来了今年秋天丰收的消息。这里的“西江”泛指长江以西地区,象征着广大的地域和丰富的物产。“盛有秋”则直接点明了丰收的景象,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但得万方同岁稔,吾生贫病不须愁。” 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只要国家各地都能实现丰收,那么个人的贫困和疾病都不再是忧虑。这里“万方”指的是全国各处,“岁稔”即年成丰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整体繁荣的向往,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段诗句语言平实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广阔胸怀。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翩翩六骏出腾骧,醉里衣冠见盛唐。
彷佛开元无事日,不知谁是贺知章。
萧散双吹碧玉箫,与君同郡复同袍。
金城坊里清如水,却爱东飞学伯劳。
新岁新斋好著书,文明门里会文儒。
隔邻春酒蒲萄熟,谁绾青丝送玉壶。
正月已终将二月,城中咫尺见还难。
金门朝籍皆先送,独遣同寮待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