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春将之江右张子宣德符拿舟相送入郡西诸山游陟数日因为醉歌

春风作花满江县,行子衣裳带冰霰。

黕黕舟鼓不可止,朋旧相逢懒相见。

张郎十载论胶漆,一门国士欢游衍。

念我远适劳筋形,携我山中百壶饯。

山浮浓桑染肌肤,花亚繁枝明缟练。

二仪风雾变斯须,已下峰巅犹目眩。

连夕灯明酒滟滟,梦中不忆身贫贱。

大旗十丈卷楼船,铜弩千群驱驿传。

却看梦醒馀孤舟,一望平波去如箭。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启程前往江右时,与友人张子宣德符在江上相送的情景,以及随后在郡西诸山游历的体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春风作花满江县”,以春风拂面、花开满江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行子衣裳带冰霰”一句,通过行者衣裳上的冰霜,暗示了春寒料峭的天气,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伏笔。

“黕黕舟鼓不可止,朋旧相逢懒相见”两句,描绘了舟行江上的繁忙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老友相聚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张郎十载论胶漆,一门国士欢游衍”赞美了张子宣德符的深厚友情和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念我远适劳筋形,携我山中百壶饯”则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远行也有人相伴,且以美酒相赠,尽显豪情。

接下来的几句“山浮浓桑染肌肤,花亚繁枝明缟练”描绘了山间景色的美丽,浓绿的桑叶、繁茂的花朵,如同洁白的丝带般映入眼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二仪风雾变斯须,已下峰巅犹目眩”则通过快速变化的天气,表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连夕灯明酒滟滟,梦中不忆身贫贱”描述了夜晚与友人共聚的欢乐场景,即使身处简陋之中,也因友情而感到满足和幸福。

最后,“大旗十丈卷楼船,铜弩千群驱驿传”可能是指诗人想象中的壮观场面,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强调了力量与秩序的存在。

“却看梦醒馀孤舟,一望平波去如箭”则是对旅程结束的感慨,从梦境回到现实,孤舟独行于平静的江面上,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加速流逝,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孤山

大孤猖披如屦脱,小孤峥嵘如角出。

两孤争奇吾取小,直上千寻有雄质。

九江东下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将军。

舟如单骑偶突过,回看楼橹穿层云。

舟人指点烟鬟峭,翠羽金支出祠庙。

仰天大笑是虚无,却望彭郎还一笑。

形式: 古风

送侯氏五子赴省豫章

云山漫漫起座隅,千里却向庭闱趋。

东辞建业上湖口,远势欲与青天俱。

大江簸荡骊龙珠,一水一云皆可娱。

白鸥惊飞入寒雾,中流击鼓吹笙竽。

路经匡庐少踌蹰,彩翠可与来时殊。

拨云直上问五老,丈夫与尔同崎岖。

湖亭转柁江楼耸,一卷奇文压装重。

弛装再拜嘉庆毕,细数合离颜色动。

此时江海遥相望,孤城愁见落日黄。

天涯应上滕王阁,指点浮云何处长。

形式: 古风

三弦曲

世上三弦声促促,最爱陆生弹一曲。

良朋珍重君肯来,却似风前拾珠玉。

有时蕴拽吴歈声,含商换羽圆而明。

百万金铃一时旋,两三黄鹂相斗鸣。

有时正宫出其口,铁柱冰车偏得手。

塞草秋枯雕鹗飞,关榆夜落风砂走。

忽然幽咽不可言,忆在秋浦闻清猿。

一一鹤声叫明月,珊珊环佩游湘魂。

忽然愁绝变为喜,如在吴趋万花里。

笑懒歌慵螓首娘,口吟舌话鸢肩子。

我问陆生十载前,此技谁擅君谁传。

荅言少小爱入骨,千生万熟夜不眠。

弦调手敏曲能订,以谱为师以心听。

学成弹向大江南,翻怪异鸡无敢应。

我闻生言叹息多,万事真须自琢磨。

我有一弦挂在壁,世无钟期当奈何。

形式: 古风

江南春二首和倪元镇作(其一)

绿芒如粟抽芦笋,綵鸳泛泛金塘静。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

春风满把春妆冷,落红欲没胭脂井。

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

鹦歌迟,燕语急,双袖能知泪痕湿。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

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

眼看柳絮飞为萍,有酒不饮将何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