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曲

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

年年相戒桑熟时,畏人盗桑晨暮守。

前年灾水去年旱,私债官租如火锻。

今春差觉风雨好,可惜桑田种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晓雾浸鞋携笋篮。

幼年父母责女红,蚕事绩事兼其中。

桑有稚壮与瘦肥,亦有蚕饱与蚕饥。

忌讳时时外意生,心血耗尽茧初成。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

促织在室丝已竭,机抒西邻响不绝。

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阎尔梅的《采桑曲》描绘了种桑人家的生活艰辛。诗中通过“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展现了广袤的桑园景象,然而“畏人盗桑晨暮守”揭示了农民对丰收的忧虑和守护。

“前年灾水去年旱”反映了自然灾害带来的连续打击,加重了农民的债务负担,“私债官租如火锻”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困境。尽管今年春风雨调顺,但“可惜桑田种又少”,意味着恢复并不容易。

“采桑女子智于男”赞美了女性的勤劳智慧,她们“晓雾浸鞋携笋篮”,从小便承担起养蚕织布的重任。从“蚕事绩事兼其中”到“心血耗尽茧初成”,细致刻画了蚕农生活的艰辛和付出。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写出了她们为了生计,即使疲惫也要赶制丝绸还债。而“机杼西邻响不绝”则以邻居的忙碌衬托出普遍的贫困状况。

最后,“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表达了年终无粮的困苦,只能寄托于来年的蚕丝收入,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一丝希望。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清朝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

收录诗词(18)

阎尔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蹈东和尚,汉族,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其身为日月堂八世

  • 字:用卿
  • 号:古古
  • 籍贯:又号白耷山
  • 生卒年:1603—1679

相关古诗词

绝贼臣胡谦光

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

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

一笑置弗答,萧然湖水滨。

湖水经霜碧,树光翠初匀。

妻子甘作苦,昏晓役舂薪。

国家有废兴,吾道有诎申。

委蛇听大命,柔气转时新。

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走别张文峙、杜于皇、苍略,因登鸡鸣山

雪里人归急,踟蹰别友生。

冲风寻钓港,匹马向台城。

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

太平堤柳在,萧飒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寓崇福观雨夜怀茶坡

疾风三日吼,一雨逐连江。

古庙松根老,清钟夜半撞。

鼠窥寒灶瓮,虫响旅人窗。

赖有君诗好,愁心且暂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青溪月夜,续灯庵即事

莫信繁华擅六朝,茅庵深坐话清宵。

金陵万事都如梦,月色犹留旧板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