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林州题山水小景

离居杂尘想,久别山水深。

兹来惬清玩,复得谐夙心。

积雨川上霁,萧萧枫树林。

空翠洒飞阁,孤云閒远岑。

若人此真隐,缃帙与瑶琴。

怅望独不见,空期鸾凤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为中林州题山水小景》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后对山水的深深眷恋和满足。首句“离居杂尘想”表达了诗人从纷扰的世俗生活中抽身,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接着,“久别山水深”暗示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山水隐逸生活的渴望。

“兹来惬清玩,复得谐夙心”表达了诗人此刻置身山水之间,内心的愉悦和与平素愿望的契合。接下来,诗人通过“积雨川上霁,萧萧枫树林”描绘出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以及枫林的萧瑟之美,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空翠洒飞阁,孤云閒远岑”进一步渲染了空灵的山色,飞翔的孤云和远方的山峦,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图景。最后两句“若人此真隐,缃帙与瑶琴”借典故表达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如隐士般拥有书籍相伴和瑶琴自娱的生活。

然而,诗人又以“怅望独不见,空期鸾凤音”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和孤独感,暗示了虽然身处美景,但仍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份清雅。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寂。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书高谩士为陈容斋作山水图

落景逗秋思,深潭澄夕氛。

金梯拂萝月,苔泉镜中闻。

但觉灵境幽,都无浮世纷。

白鹿知閒游,呦呦清溪濆。

焚香鬼谷暝,辍棹花源分。

莹神写冰弦,石床梦氤氲。

而我烟霞侣,今随鸾鹤群。

唯馀瑶华音,山水同清氛。

华顶何寥寥,我行多白云。

长歌采三秀,不堪持寄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题画二首(其一)

二十卧云壑,长吟招隐篇。

梯岩结幽构,凿石开山田。

时经翠微峰,扪萝拂青天。

脱巾挂修竹,酌酒挥五弦。

别来如蓬转,兹赏竟茫然。

白首竟垂钓,萧条东海壖。

徒有鸾鹤心,终无黄绮缘。

今晨展图画,因以思林泉。

何时还旧隐,遂买秋江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林景时水墨山水

向壁见空翠,满堂烟霭生。

都无粉墨姿,但觉泉籁声。

羡尔丘中赏,沿源结幽盟。

閒寻天窗外,时拂青萝行。

身与云共远,心将猿独清。

予亦淡荡人,因之谢浮名。

愿餐金鹅蕊,飞步窥蓬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书周造士扇头

极浦澹远姿,遥峰写修书。

清晖袭房栊,缃帙生华滋。

嘉尔日在泮,还山仍下帷。

唯应结幽兴,与我琴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