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二)

日夕阴云起,登城望洪河。

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

归雁映兰畤,游鱼动圆波。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大厦缅无觌,崇芒郁嵯峨。

总总都邑人,扰扰俗化讹。

依水类浮萍,寄松似悬萝。

朱博纠舒慢,楚风被琅邪。

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业麻。

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河阳县的自然景色与社会风貌。首句“日夕阴云起,登城望洪河”,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洪河,夕阳下阴云密布,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两句,描绘了河水奔腾,山岭间弥漫着水汽,展现出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归雁映兰畤,游鱼动圆波”则转向对动物的描写,大雁在蓝天中飞翔,倒映在清澈的水中;游鱼在水中自由游弋,激起一圈圈涟漪。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蝉在寒冷中鸣叫,菊花在秋风中绽放,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大厦缅无觌,崇芒郁嵯峨”则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大厦虽宏伟却难以触及,崇高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

后半部分转而探讨社会与人性的问题,“总总都邑人,扰扰俗化讹”描述了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忙碌与混乱。“依水类浮萍,寄松似悬萝”将人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攀附松树的藤萝,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助感。

“朱博纠舒慢,楚风被琅邪”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治理与教化的思考。“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业麻”则进一步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寻求正确的道路。

最后,“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政治清明的渴望。“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则是对自己职位与能力的自省,希望像子贱那样,为百姓谋福利,留下美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4)

潘岳(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著名文学家。汉族,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 字:安仁
  • 籍贯: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
  • 生卒年:公元247年~公元300年

相关古诗词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一)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

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

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

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

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

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

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形式: 古风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

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

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

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

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

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形式: 古风

内顾诗二首(其一)

静居怀所欢,登城望四泽。

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芳林振朱荣,渌水激素石。

初征冰未泮,忽焉振絺绤。

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

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

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

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

引领讯归云,沈思不可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内顾诗二首(其二)

独悲安所慕,人生若朝露。

绵邈寄绝域,眷恋想平素。

尔情既来追,我心亦还顾。

形体隔不达,精爽交中路。

不见山上松,隆冬不易故。

不见陵涧柏,岁寒守一度。

无谓希见疏,在远分弥固。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