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思贻先生守道园,池边竹下敞幽轩。
焚香坐隐乌皮几,隔水苍山正对门。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守道园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思贻先生守道园”,点出人物与地点,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品格和对道的追求。接着,“池边竹下敞幽轩”一句,以自然景物衬托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林环绕,池水映照,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焚香坐隐乌皮几”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通过焚香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风雅之气,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而“乌皮几”则为简朴的家具,与整体的隐逸风格相契合,体现了主人不求奢华、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隔水苍山正对门”,以山水为背景,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寓意着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与外界的相通。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恬静与超然,表达了诗人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溪上流虹映壁经,溪头春树拂檐青。
小车閒日何人到,会有光华动德星。
未报君恩未乞身,每看南雁重伤神。
清溪亦是朝宗水,遥想临流忆远人。
螺湖盘古白云堆,忆著常因梦里回。
得似篮舆引诸弟,年年霜露及时来。
冬风淅沥隔窗纱,丹室红光蔼曙霞。
想见病馀清似鹤,閒研玉雪咏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