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五)

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

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厚的情感与命运的转折。"崎岖相怨慕",描述了人物在艰难曲折中相互思念与怨怼的情景,展现了情感的复杂与矛盾。"始获风云通",则暗示了经过一番波折后,两人终于找到了心灵相通的机会,仿佛是命运的转折点,寓意着困境中的希望与转机。

接着,“玉林语石阙”,这里的“玉林”可能象征着高洁、美好的事物或环境,而“石阙”则可能代表稳固、永恒的事物。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最纯净、最坚固的事物面前,人们的情感也能找到共鸣,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

“悲思两心同”,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怨慕”还是“风云通”,最终都导向了内心的共鸣与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在情感深处,两个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即便经历了痛苦与挣扎,最终都能找到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六)

见娘善容媚,愿得结金兰。

空织无经纬,求区理自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八)

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

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九)

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十)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

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