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题为《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其二)》。诗中,作者展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高超技艺,他自诩对诗歌格律了如指掌,能够细腻把握每一个字眼,这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精准掌控。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像清庙颂那样,庄重而深远,而不是一味模仿楚辞那样的骚体,追求情感的激荡。诗人强调的是作品内在的品质和艺术深度,而非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整体上,此诗流露出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吊往文高古战场,丽天星斗射寒芒。
也知深夺曹刘气,不用浓熏班马香。
先生蝉蜕出尘埃,万古声名一草莱。
尽道高风激贪懦,何人到此挽舟回。
天下清名属至公,当时四七谩英雄。
祠庭千古增轮奂,不见云台续画工。
龙衮羊裘孰重轻,当时俱是一书生。
相忘道术仍忘势,超出人间万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