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康节公集偶赋

午会于今晷未斜,先贤皇极世争誇。

空中楼阁非忘物,书里渔樵自一家。

易契先天理有数,诗传后叶正还葩。

天根月窟由人悟,且坐春风看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读康节公集偶赋》是清代邵延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午会于今晷未斜,先贤皇极世争誇”描绘了时间与历史的交汇点,午时的阳光尚未完全西斜,象征着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准则在世间仍然备受推崇和赞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代与现代连接起来,强调了传统价值的永恒意义。

颔联“空中楼阁非忘物,书里渔樵自一家”则进一步阐述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空中楼阁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之上;书中的知识与渔夫、樵夫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与普遍性。这两句诗强调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颈联“易契先天理有数,诗传后叶正还葩”揭示了自然法则与诗歌艺术的内在联系。易经中的道理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契合,而诗歌则是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尾联“天根月窟由人悟,且坐春风看好花”以生动的比喻收束全诗。天根月窟象征着宇宙的奥秘,需要人们去领悟和探索;春风中盛开的花朵,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这一联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智慧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

邵延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沈南疑紫茜村庄图用茶星韵

欲避风尘丘壑宜,竹窗桐屋每相期。

鸟啼花发寻贤主,酒满茶清趁好时。

邻寺月明㩦伴早,绿溪舟小过桥迟。

南园北陌空惆怅,记取村庄紫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江观察在湄原韵之二

唤得轻舟泛日斜,满湖烟雨目重遮。

有亭伫想当年鹤,无路追寻处士花。

遗迹半销名尚在,登临已遍兴还赊。

与君再向勾留处,百尺楼头数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同静庵步山塘

远客閒无事,来过野店家。

一春三月酒,七里半塘花。

梵阁衔斜照,溪云结晚霞。

过桥新柳暗,烟羃钓鱼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过瓢隐探愚公未回

别疑经岁久,荏苒一春过。

但恐閒时少,还怜去日多。

门开蛛脱网,帘捲燕投窝。

试看莓苔色,青青厚几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