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寄武夷隐者余复婴》描绘了一位隐居武夷山的高人形象。首句“习隐名山四十年”,点出隐者长期在深山中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羊裘鹤氅鹿皮冠",通过服饰细节,展现其超脱尘俗的风范,暗示其追求的是仙道生活。
"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进一步描绘了隐者居所的环境,山间清晨鸡犬相闻,月夜笙箫声悠扬,仿佛仙境一般,反映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这两句描绘了隐者日常生活的神秘色彩,晨起采药,夜晚炼丹,充满了道教修炼的元素,也体现了隐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最后两句"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秪自餐",表达了隐者淡泊名利,甘于孤独的心境,他的名字几乎被世人遗忘,只满足于自己种植的胡麻为食,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隐者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