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

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

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

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苏轼所作小诗的喜爱与欣赏。

首句“千里相思无见期”,开篇即点出主题——千里之遥的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接下来,“喜闻乐府短长诗”一句,转而赞美苏轼的小诗,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喜悦之情。

“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屈原(灵均)和楚国的诗人(郢客)的典故,暗喻自己未能亲见苏轼的佳作,只能通过想象来揣摩其深意,难免会有误解或自欺的成分。这里既有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也含有一丝遗憾。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则进一步解释了对年轻诗人创作的宽容与理解,认为他们之所以在作品中运用复杂的手法,可能是受到了前辈大师的影响。这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鼓励与期待。

最后,“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仿佛能听到她们如玉般清脆的声音,看到她们明亮的眼睛和蹙起的黛眉。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中人物情感的丰富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远方友人思念的抒发,以及对苏轼小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得奉世寄诗

江城花柳复残春,每上高楼望所亲。

身滞蛮舒谁与语,书来子弟尔成人。

老侵须鬓茎茎白,情在篇章字字新。

幸有竹林堪纵傲,罢官真作自由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题

人间变化亦何常,不在他生与彼方。

病后公羊哀作虎,顾时司马懿为狼。

龙眠顿长参天木,龟老犹支病叟床。

又有此曹惟奈久,非干天地日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和通判库部会棋

三百纵横事不平,古今仙俗判昏明。

已居胜势谁前敌,独暗机先误必争。

寥落寒星天欲晓,稀疏过雁雨初晴。

南阳画诺庭无讼,正赖君诗得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叔父寄李氏庶子泉铭

翠壁清泉庶子铭,文工境绝两知名。

埋藏云外山神护,流落人间俗眼惊。

恨不陪游如阮籍,远怜模写到蛮荆。

古书岂独记名姓,自恐疏慵学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