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苏轼所作小诗的喜爱与欣赏。
首句“千里相思无见期”,开篇即点出主题——千里之遥的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让人感同身受。接下来,“喜闻乐府短长诗”一句,转而赞美苏轼的小诗,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喜悦之情。
“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屈原(灵均)和楚国的诗人(郢客)的典故,暗喻自己未能亲见苏轼的佳作,只能通过想象来揣摩其深意,难免会有误解或自欺的成分。这里既有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也含有一丝遗憾。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则进一步解释了对年轻诗人创作的宽容与理解,认为他们之所以在作品中运用复杂的手法,可能是受到了前辈大师的影响。这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鼓励与期待。
最后,“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仿佛能听到她们如玉般清脆的声音,看到她们明亮的眼睛和蹙起的黛眉。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中人物情感的丰富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远方友人思念的抒发,以及对苏轼小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