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族叔父仲学先生

江湖半月忝为宾,浪说文章泣鬼神。

自是秉彝攸好德,谁怜观过却知仁。

倦酣竹叶缘多病,剩赋梅花为好春。

幸免非几全素履,未妨来往作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吴与弼所作的《奉和族叔父仲学先生》,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首联“江湖半月忝为宾,浪说文章泣鬼神”,诗人以江湖生活为背景,自谦地表示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如同在江湖中漂泊,虽有虚名,但实则不足挂齿。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作品能够感动鬼神的赞美,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颔联“自是秉彝攸好德,谁怜观过却知仁”,诗人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心的品德,而非外在的名声或才华。他提出,只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和过失,才能真正了解其仁慈之心,体现了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对道德实践的重视。

颈联“倦酣竹叶缘多病,剩赋梅花为好春”,这里诗人以酒醉后的竹叶和梅花盛开的景象,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借酒消愁,同时也欣赏自然之美,表达出在病痛中仍能寻找生活乐趣的乐观精神。

尾联“幸免非几全素履,未妨来往作閒人”,诗人庆幸自己能够保持纯洁的本心,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像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这反映了他对保持个人独立性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还蕴含着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489)

吴与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先友孙博士先生

忆瞻颜色自儿童,回首官居一梦中。

试问寂寥先友记,玉山多在白云封。

形式: 七言绝句

留凤栖原周氏

中宵凉月添佳兴,际晓晴山净好怀。

但得主人能好客,几时无事又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以石竹雪竹诸字赠周余诸友

节序明朝岁已除,青衫犹辱访侨居。

预留拙笔聊相赠,点画虽疏意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元旦枕上作

升沉荣悴信由天,莫以私心搅自然。

人事尽时须委命,春风随处咏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