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贺新郎.宋信国公文丞相铁如意

是铁还非铁。是公心、是公愁泪。紫纠苍结。

葵柄尺三银篆六,姓氏日星高揭。

相映耀、西台苦节。

天意指麾如臣意,恁河山、似瓮悲南裂。

歌正气,唾壶缺。倒持悔未奸狙击。

敢怜渠、环娇柳靓,黄冠归乞。

一舸零丁军散后,几葬仙铜马石。

留此柄、铮铮难折。

莫漫招魂唱朱鸟,袒红衣、夜舞临安月。

恐隐起,蜀鹃血。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凉/贺新郎》以宋朝信国公文天祥的“铁如意”为题,借物咏人,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贞不渝、英勇抗敌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是铁还非铁”,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出对“铁如意”的独特认知,既强调其材质之坚,又暗示其象征意义之深。接下来,“是公心、是公愁泪”,直接点明“铁如意”所承载的是文天祥的忠诚与忧国忧民之情。

“紫纠苍结。葵柄尺三银篆六,姓氏日星高揭。”描绘了“铁如意”的外观特征,紫与苍交织,葵柄与银篆相映,不仅展现了其工艺的精湛,更寓意着文天祥的崇高地位和光辉形象。

“相映耀、西台苦节。天意指麾如臣意,恁河山、似瓮悲南裂。”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西台苦节象征文天祥在逆境中的坚守,天意与臣意的呼应,以及河山的悲痛,都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悲愤。

“歌正气,唾壶缺。倒持悔未奸狙击。”这里引用了“唾壶缺”的典故,表现了文天祥面对强敌时的正气凛然,即使在失败之际也不失英雄本色。同时,也暗含了对奸佞小人的讽刺。

“敢怜渠、环娇柳靓,黄冠归乞。”这一句通过对比,赞扬了文天祥的高尚情操,即使在困境中仍保持尊严,不向权贵低头。

“一舸零丁军散后,几葬仙铜马石。”描述了文天祥在兵败后的孤独与凄凉,以及他最终的牺牲,表达了对其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留此柄、铮铮难折。莫漫招魂唱朱鸟,袒红衣、夜舞临安月。”最后两句话,一方面赞扬了文天祥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在死后仍能保持其铮铮铁骨;另一方面,通过“招魂”、“朱鸟”、“红衣”等意象,表达了对文天祥英灵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

整首词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铁如意”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文天祥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了其忠诚、勇敢、高尚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深敬意和无限哀思。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

风帘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怜高处。

书寄岭头封不到,只见乱山无数。

月落潮生,酒醒波远,残柳参差舞。

江皋隐隐,彩云飞过何许。

谁解唤起湘灵,粉香吹下,心事还将与。

古十六陂人未到,一点芳心休诉。

玉笛无声,罗衣初索,梦与秋相遇。

韦郎去也,明年定在槐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齐天乐.忆梅集山中白云句

相思忽到梅花树,黄昏更还清绝。

玉籁无声,幺禽对语,碎却翠云千叠。试妆娇怯。

待唤起清魂,卧横紫笛。

蕙帐空闲,佩环何处弄明月。

依依心事最苦,江南无贺老,独抱孤洁。

锦槛移春,深烟带晚,酒晕浅融香颊。几分消息。

喜冰雪相看,故园梦接。鹤响天高,傍江横峭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水龙吟.赋柳集梅溪句

柳梢绿转苗条,官河不碍遗鞭路。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

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

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

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迈陂塘/摸鱼儿.月湖邵氏园看菊花

夕阳低、柳疏如画,林扉微带烟锁。

幽香脉脉回风递,隔水移船就可。秋万朵。

恁倚素交红,位置都闲妥。瘦疑肖我。

悄脱帽簪枝,临流自顾,瞥眼一鸥过。

蓬门在,值得畦荒篱破。灌锄几负清课。

园丁可解羁怀独,日日樽边招坐。愁转堕。

莫重九明朝,苦雨江城作。相看无那。

且今夜栏干,月斜蛩细,凉袖梦来亸。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