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明法师游楚蜀归山

名山到处任淹留,又泛烟波逐鹭鸥。

优钵渴餐嵋岭雪,军持寒汲岳阳流。

月明方丈孤舟梦,叶落双桥旧雨秋。

一卷新诗一壶酒,归来高卧白云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妙明的法师在楚蜀地区游历后返回山中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名山到处任淹留,又泛烟波逐鹭鸥”开篇即展现出法师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不拘泥于固定的行踪,而是随心所欲地游历名山大川,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如同白鹭鸥鸟般自由飞翔。

颔联“优钵渴餐嵋岭雪,军持寒汲岳阳流”进一步描绘了法师在旅行中的生活细节。他以优钵花为食,餐食来自峨眉山的雪水;军持是僧人用来盛水的器具,这里暗示法师在岳阳汲取寒泉,饮之以滋养身心。这两句通过食物和饮水的选择,展现了法师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颈联“月明方丈孤舟梦,叶落双桥旧雨秋”则将画面转向夜晚与季节变换的景象。明月当空,法师或许在小舟上入梦,梦中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或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而“叶落双桥旧雨秋”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双桥之上似乎还残留着往日的雨痕,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氛围。

尾联“一卷新诗一壶酒,归来高卧白云楼”总结了法师的生活状态。他不仅创作了新诗,还享受着美酒,这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终,他选择回到山中的白云楼,过着隐居的生活,体现了他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法师游历山水、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平和、以及回归山林的生活态度,充满了禅宗思想与自然美学的融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其一)

本是蓬莱一谪仙,几年沦落太湖边。

三生为有林泉约,风雨相随证佛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其二)

灵槎一泛织机空,寂寞成都卜肆中。

谪降不知缘底事,一年一度怨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其三)

由来混沌凿无功,羡尔玲珑穴窍通。

石若无情不易老,祗今一个白头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初春寄刘小庵

去腊逢君者乐甸,半载交情初识面。

三日追随各言归,有怀脉脉情犹恋。

怜君药里善养和,此日可惜等闲过。

素心难逢清兴减,不饮不谈奈君何。

从来乐事多懊恼,近觉逢场都草草。

百年身世类如此,又见春光催人早。

春光早度马容城,家家粔籹作人情。

我独无家无岁腊,屠苏自饮还自倾。

客久思乡情何既,新诗留赠南昌尉。

料君经岁应酬繁,春来饱卧醒犹未。

我有胡床亦壁间,君悬一榻两缘悭。

风尘一别一千里,别后思君梦那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