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昨秋风起,君曾叹逐臣。
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耿湋的作品,名为《哭曲象》。其中“忆昨秋风起,君曾叹逐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思念。在古代文学中,“昨秋”常用来指代往昔,而“秋风”则带有一丝凉意,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这里的“君曾叹逐臣”表明诗人怀念的是与故人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份情谊深厚。
接下来的两句“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则透露出一种哀伤的情感。其中,“何言”在古文中常用来表示反问或强调的语气,这里表达的是对逝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而“芳草日”通常象征着春天和生命力,而这里则是诗人对已逝去之人的哀悼,暗示那些美好的记忆已经不再属于现世。最后,“自作九泉人”中,“九泉”在古代指的是地下深处,即死者的世界,这里诗人用“自作”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接受,他自己也将成为那地下世界的人,意味着死亡的必然性。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之人的哀悼,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悲凉情绪。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旧友无由见,孤坟草欲长。
月斜邻笛尽,车马出山阳。
双林花已尽,叶色占残芳。
若问同游客,高年最断肠。
白发悤悤色,青山草草心。
远公仍下世,从此别东林。
白首独一身,青山为四邻。
虽行故乡陌,不见故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