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安得浮云任所之,形骸脱略莫瑕疵”直抒胸臆,诗人渴望像浮云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追求心灵的解脱。接下来,“桃源只少催科吏,栗里重赓乞食诗”两句,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和《乞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避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同时暗含对现实官场的不满。
“深竹溪山微雪夜,野梅篱落乍花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山水画卷,深竹、溪山、微雪、野梅、篱落,构成了一种淡雅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此中倘许长埋我,拼上糟邱醉不辞”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久生活,即使最终归于尘土,也愿意在酒香之中享受生命的乐趣,体现了诗人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