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贤峒

好竹平生志颇坚,谁知岛上有淇园。

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杨巨源。

空翠有时穿荦确,圆机终日转潺湲。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好竹一生坚韧不拔,谁知道在这岛上有个淇园。
溪边有六位才子李白,林中隐居着七位贤人杨巨源。
空中的翠色有时穿透坚硬的石头,圆润的水流日夜潺潺流淌。
自古以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安理得,怎能将故乡山水当作生命的源头。

注释

好竹:优良的竹子。
平生:一生。
志颇坚:意志坚定。
谁知:谁知道。
岛:岛屿。
淇园:古代的园林。
溪边:溪流旁边。
六逸:六位杰出人物。
李太白:李白(唐代诗人)。
林下:林中。
七贤:七位贤者。
杨巨源:杨巨源(唐代诗人)。
空翠:青翠的天空。
穿荦确:穿透坚硬的岩石。
圆机:比喻水流。
终日:整天。
潺湲:流水声。
从来:自古以来。
到处:无论何处。
安心地:心安理得。
肯:愿意。
家山:故乡的山川。
本源:生命的根源。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逸贤峒》,作者是宋代的胡铨。诗中通过描绘好竹的坚韧象征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将竹子置于岛上的淇园之中,寓意其身处偏远之地仍坚守志向。接下来,诗人提及溪边的六逸(指李白等六位文人)和林下的七贤(如杨巨源等),借古人之名表达对才德之士的敬仰。

"空翠有时穿荦确",形象地描绘了山石间的翠竹在风中摇曳,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圆机终日转潺湲"则以流水比喻时光流转,暗示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然自适,视故乡为精神源泉,体现了他的故土情怀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山水和历史人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淡泊的境界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铜石山

是处山皆石,他山尽不如。

固非从地出,疑是补天馀。

下随一拳小,高凌千仞虚。

奇章应未见,名不下中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登南恩望海台

君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山为翠浪涌,湖拓碧天开。

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辞朝

不踏金堤新筑沙,却寻寂寞紫云家。

一春弦管花间鸟,半夜笙歌水底蛙。

荣悴安时犹竹柏,行藏有待岂匏瓜。

独醒正渴杯中物,薄薄茅柴亦胜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小桃源图

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

是非花莫笑,白黑手能言。

心远阔尘境,路幽迷水村。

逢人不须说,自唤小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