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谒

杜门闲七日,颓然忘身世。

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

梦中阻马嘶,五内汤火沸。

青袍冷于铁,难著胜坚铠。

病马负懒夫,冲泥穿阛阓。

忙杀坐禅身,生憎六摺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报谒》,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闭门独处七日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首句“杜门闲七日”,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闭门独居的状态,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悠闲。接着,“颓然忘身世”一句,展现了诗人沉浸于自我世界中的状态,仿佛与外界完全隔绝,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解脱。

“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闭门独居的环境比作深山,诗人如同隐士一般,散发披肩,坐在轻盈的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梦中阻马嘶,五内汤火沸”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在梦中,他似乎听到了马嘶声,内心激荡不已,仿佛五脏六腑都在燃烧沸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挣扎。

“青袍冷于铁,难著胜坚铠”以“青袍”象征官服,通过对比“冷于铁”和“难著胜坚铠”,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不满,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病马负懒夫,冲泥穿阛阓”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将自己比作“病马”,背负着“懒夫”,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穿行于市井之间,生动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同情。

“忙杀坐禅身,生憎六摺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感,以及对某种特定事物(“六摺刺”)的厌恶,强调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愿望。

综上所述,《报谒》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闭门独处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批判,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其一)

念为生身核,业为润生汁。

变化万形骸,胎卵及化湿。

共居佛土中,谋生各自得。

楚痛谁能堪,相戕何太急。

水珍炮鲑螯,陆羞燔鹅鸭。

俎豆萃宾朋,歌吹喧帘幂。

以彼彻骨惨,博我双颊赤。

犹恨金盘内,肪膏少肥白。

运箸风卷云,剩脂污巾帻。

可怜横死魂,绕釜啾啾泣。

蔬果宜胃肠,此味真可缺。

人羊递往来,循环作主客。

塞耳经所譬,清虚道自集。

形式: 古风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其二)

饥来吃白粥,渴来啜茗汁。

六时经行里,钵盂两度湿。

清斋拥衲眠,清福谁消得。

人命呼吸间,年光敲石急。

因口造重罪,曾不异鸡鸭。

万钱充一餐,金玉灿纱幂。

犓腴栗栗黄,虬脯珊瑚赤。

剔骨积山高,弃脂涂地白。

人亦大可怖,猛虎而冠帻。

胎魂能入梦,变形诉且泣。

食经并食典,妖箧胡可缺。

镬狱受煮人,是昔豪华客。

五辛亦当屏,秽吻饥鬼集。

形式: 古风

夜展张蠙集,误泼酒其上,戏作

一生惯落第,结愁深贯骨。

化作怪哉虫,鬉鬉乱卷帙。

毒气著人胸,好怀变萧瑟。

得酒应消糜,馀樽解吾戚。

形式: 古风

元宵

独倚寒檐看明月,月穿冻枝射衣白。

火弹捎天聋吒吒,猛省今夕是元夕。

六衢今日人如蚁,到处筒花吐金蕊。

三更烟灭游人归,月洗天街净如水。

筒花开谢何匆亟,马上看花人叹息。

不知花笑看花人,转眼豪华也销歇。

白苏居士大耐酸,菜盂粥碗坐团圞。

木檠瓦缸光烂烂,不须更买彩灯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