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胸中泉石真成癖,纸上云烟总是诗。
分我渔舟三四个,故山归去弄涟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裘万顷所作的《高安别苏野塘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渔隐生活的渴望。"胸中泉石真成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山水之美的痴迷,仿佛泉石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难以割舍。"纸上云烟总是诗",则暗示了诗人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之中,将山水的意境转化为文字间的云烟缭绕。
"分我渔舟三四个",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份宁静的渔隐生活,一同泛舟江湖,享受大自然的恬静与自由。最后"故山归去弄涟漪",更是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期待在涟漪荡漾的湖水中找回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山水情怀和归隐之志。
不详
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独立每怜陶靖节,北窗终日傲羲皇。
如今我亦无侪辈,远把心期付野塘。
匡庐胜处君曾到,谁是渊明与远公。
幸有和陶诗卷在,好依莲社此山中。
一室萧然百事无,崇朝趺坐对熏炉。
岫云舒卷元无碍,赢得从容养病躯。
少年妄作功名想,说著长安喜欲狂。
多病年来怕奔走,却思云壑置藤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