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庵宗伯家园丝瓜有一蒂四五实者次韵(其二)

浮花摘尽纷垂实,和气熏馀更发祥。

未说嘉宾来四面,会看仍代起三场。

巧凭造化人难测,秀出丛萧露转瀼。

往事合将同颖况,作书何日献明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吴宁庵宗伯家园中丝瓜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句“浮花摘尽纷垂实”,以“浮花”喻指轻浮、短暂的事物,而“纷垂实”则象征着果实累累、坚实持久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接着,“和气熏馀更发祥”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和煦的春风比喻为能带来新生与繁荣的温暖之气,形象地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未说嘉宾来四面,会看仍代起三场”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长过程与社会活动相联系,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与和谐共存。这里“嘉宾”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也可视为来访的宾客,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会看仍代起三场”则预示着四季更迭,生命循环不息。

“巧凭造化人难测,秀出丛萧露转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伟大,指出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是人类难以完全理解和预测的,但正是这种不可测的奥秘,孕育出了丛生的秀美与露珠的晶莹,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特魅力。

最后,“往事合将同颖况,作书何日献明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贡献的期待。这里的“往事”不仅指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同颖况”则寓意着共同成长与进步,而“作书何日献明堂”则是对知识、智慧的传承与贡献的渴望,希望未来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和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丝瓜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邃的洞察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历史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燕集大人命以看字韵赋诗

宦海心期欲订难,一时齐奉万年欢。

堂高坐待冰轮正,酒酽行分夜气寒。

物外高怀原洒落,人间真福是平安。

寿星近与南山接,还上层楼仔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宪副弟独游金鱼洲

一见洲形便识名,去年曾此共临清。

路盘绝岸游踪少,秋透遥山望眼明。

老树新篁均雨露,浴凫飞鹭各心情。

虽然独往堪乘兴,谁与诗成劝一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济之赴宁波贰守任

暂假霜威肃泰和,又飞文旆入宁波。

当官已见勤劳著,敌忾兼闻斩获多。

老树疏花江畔影,古声新调别时歌。

相知相爱相期远,汗简功名谅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宪副弟元日志喜人日写怀之作(其一)

晴光朝动綵云端,稽拜欣逢后土乾。

家庆一门春镇好,皇恩三世海同宽。

琼葩的历含残雪,瑞霭氤氲绕画阑。

早晚赐休应有诏,鲤庭从此日承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