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内

贫贱不可忘,富贵安足羡。

我生未三十,种种厌贫贱。

宦情肱九折,老味金百鍊。

稍回功名心,来结香火愿。

平生所知人,久已焚笔砚。

是中无真实,不在儒术缘。

有如退飞鹢,更借逆风便。

病妻颇痴绝,可与共开宴。

小女真吾儿,语学春鸟啭。

初非本来有,且作梦中见。

君看手捉鼻,绝胜扇障面。

他年从我居,同入隐士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示内》由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贫贱生活的坚守与对富贵的淡然态度。诗中以“贫贱不可忘,富贵安足羡”开篇,直接表达了对物质地位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生未三十,种种厌贫贱。宦情肱九折,老味金百炼”,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厌倦,以及在官场生涯中的艰辛与老年的沧桑感。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稍回功名心,来结香火愿”,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转向宗教信仰寻求慰藉,表现出对世俗功利的逐渐疏离。接着,“平生所知人,久已焚笔砚。是中无真实,不在儒术缘”,诗人感叹于世态炎凉,朋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怀疑,体现了对人际关系和知识追求的重新审视。

“有如退飞鹢,更借逆风便”,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逆风飞翔的鹢鸟,既表达了对逆境的坚韧不拔,也暗示了在困难中寻找机遇的态度。最后,“病妻颇痴绝,可与共开宴。小女真吾儿,语学春鸟啭”,诗人转而描写家庭生活,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女儿的宠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展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初非本来有,且作梦中见”,诗人在此处或许是在表达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后,“君看手捉鼻,绝胜扇障面。他年从我居,同入隐士传”,诗人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鼓励妻子理解并接受他的生活方式,预示着未来可能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寄外弟赵楠才仲

长年更多疾,念尔不能忘。

梦去关山静,书来道里长。

形骸且憔悴,草木自苍唐。

古县疏还往,微官绝簸扬。

颇闻能吏事,仍不废文章。

客舍襄江下,人家筑水傍。

屡成千里目,虚断九回肠。

我老知无用,身闲欲半藏。

预愁章服裹,仍怯簿书忙。

事业烦诗卷,生涯在药囊。

得非嵇叔懒,宁似次公狂。

野桧多鳞甲,寒松半雪霜。

高天一雁远,小径百年荒。

每惜朱丝断,空怀素锦张。

旧交浑潦倒,此语更微茫。

欲判五斗米,先寻百本桑。

残羹得共啜,薄酒要同尝。

匣里出鸣剑,眼中除眯糠。

未容窥突奥,虚自倚门墙。

指点飞鸿路,何人识故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京师赠大有叔

尊酒相逢十载前,绿发红颜俱少年。

尊酒相逢十载后,皮黄肉皱俱白首。

叔如鸿鹄但高飞,侄似麇鼯更深走。

南来行李初一逢,长安旧第冰雪中。

闭门不识故人面,豪气直欲轻元龙。

平生为道不为食,少小所期皆目击。

何时相就过江南,同访曾游旧泉石。

形式: 古风

寄蔡伯世赵才仲(其一)

我恨不识鹿门公,蔡郎心期千载同。

不随吏部曹中板,去赴长芦寺里钟。

形式: 七言绝句

寄蔡伯世赵才仲(其二)

一坐十月长江滨,自君之来心转亲。

还书起居清源君,人间纷纷何足云。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