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

去往如流水,兴衰似转肩。

新工几夺目,旧爨仅留烟。

愿起三千劫,功收十八年。

儿孙尽龙象,家世自绵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

诗中描绘了诗人多年路过禅岳山下,心向往之却未能亲游的遗憾,以及后来在山主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的邀请下,得以一游的喜悦与感慨。诗中提到的“新工几夺目,旧爨仅留烟”描绘了新建的建筑光彩夺目,而旧有的炊烟则显得微不足道,突出了新建筑的宏伟与壮观。接着,“愿起三千劫,功收十八年”表达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辛勤努力、耗费多年时间建造如此宏伟建筑的敬佩之情。最后,“儿孙尽龙象,家世自绵延”则寄托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家族传承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世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勤劳智慧的赞美,以及对新建筑壮丽景象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与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藏云山居(其一)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閒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藏云山居(其二)

雨后山尤好,秋来方此时。

心清觉老健,步懒欲归迟。

林响惊鼷鼠,风閒叫画眉。

善人吾岂敢,去此尚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居夏日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

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

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诚上人游方既归林下焚香诵经以严报地相见欣然留不欲去遂赋小诗

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

出山应有恨,何处似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