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之仪家当涂七年矣屡过禅岳山下望高山塔欲一游辄不果异时山主勤公大师与其子宣上人相过因往报之取路回远薄晚方到遂留宿栋宇一新舍次皆得其便而宏丽高朗唯见者知焉又复规范齐肃钟鼓应接问之乃勤一力所就丝蓄粒聚未尝毫发资之人此尤难者感叹不已因赋二小诗(其二)》。
诗中描绘了诗人多年路过禅岳山下,心向往之却未能亲游的遗憾,以及后来在山主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的邀请下,得以一游的喜悦与感慨。诗中提到的“新工几夺目,旧爨仅留烟”描绘了新建的建筑光彩夺目,而旧有的炊烟则显得微不足道,突出了新建筑的宏伟与壮观。接着,“愿起三千劫,功收十八年”表达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辛勤努力、耗费多年时间建造如此宏伟建筑的敬佩之情。最后,“儿孙尽龙象,家世自绵延”则寄托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家族传承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和世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勤公大师及其子宣上人勤劳智慧的赞美,以及对新建筑壮丽景象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与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