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四首(其三)

苍苍城隅草,地势元有在。

凉风西北来,摇扤色已坏。

天运正消杀,高明彼先罪。

安见中国葵,浅智亦足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理思考。诗人以“苍苍城隅草”开篇,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草木,暗示着生命与时间的永恒循环。接着,“地势元有在”一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固有状态,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

“凉风西北来,摇扤色已坏”,描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现象,凉风自西北吹来,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草木开始凋零,暗示着生命的衰败与季节的变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草木的摇摆视为其颜色的衰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

“天运正消杀,高明彼先罪”,进一步探讨了自然界中的消长与因果关系。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消亡与生长是天运使然,而那些“高明”的事物(可能指地位高或智慧高的人)往往先受到惩罚,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即权力与智慧并非永远带来福祉,有时反而会招致不幸。

最后,“安见中国葵,浅智亦足赖”表达了对简单智慧的肯定。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最普通的中国葵,其浅显的智慧也足以支撑其生存,隐含了对平凡生活与朴素道理的赞美。这句话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法则与普遍真理的重要性,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应遵循这些原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对生命、时间、因果以及智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力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杂咏四首(其四)

疾风吼篱端,啸呼随叱吸。

翻翻走地叶,衮衮强相及。

重门忽开扉,蟋蟀如有入。

飞蓬自无根,邂逅暂相集。

万生共冯寓,智愚因妄执。

区区古今士,陈迹更缀缉。

是非竟何常,得一已漏十。

岁晏莽无成,白头抱书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广陵蒋生死十四年尸犹温有妻子存尝有书自远与其家

三径积荒草,玉棺不上天。

初疑青竹葬,有值吴门仙。

妻子同脱屣,衣冠如蜕蝉。

何年独鹤归,悲歌城市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曹司封诗

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

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

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

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

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

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

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

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

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

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

形式: 古风

骤雨

山川近淮秀,风雨向秋急。

初为空旷游,顿喜清凉集。

鸣蝉断复续,沙鸟飞还立。

平生耽胜事,未暮俱可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