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重修横山桥后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韵味。首句“百丈长桥跨广溪”,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桥梁的雄伟,跨越宽阔的溪流,仿佛在波底架起了彩虹。接着,“每疑波底架虹霓”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让人不禁想象到桥梁在水中倒映出的美丽画面。
“月明五夜青龙卧,露静三更白鹤栖”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桥梁比作青龙在月夜休息,白鹤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栖息,赋予了桥梁以生命和灵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杯渡漫夸今日浦,锡飞已识旧时堤”则通过“杯渡”和“锡飞”的典故,表达了对桥梁过往历史的追忆与自豪。这里“杯渡”可能指的是古代渡河时用酒杯为信物,象征着渡口的历史与文化;“锡飞”则可能源自佛教故事,暗示着桥梁与信仰的联系,以及人们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英雄自有相如志,题柱终驱驷马蹄”两句,借用了司马相如题柱的故事,表达了对桥梁建设者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桥梁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整首诗通过对桥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理上的宏伟,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