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二)

驱车出衡门,薄游览九州。

东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

冠巾岱华竦,襟带江河流。

验迹章亥趾,裁贡禹王畴。

汎观山海图,遐寻府穴幽。

八维何所极,撮土此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二首,以游历九州的驾车行程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壮志豪情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首句“驱车出衡门”描绘了诗人驾车离开家乡的情景,显示出出行的决心。接下来的诗句“东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展现了诗人跨越大海、攀登高山的壮志,显示出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诗人将目光投向泰山之巅(冠巾岱华竦)和江河源头(襟带江河流),表达了对中华大地名胜的敬仰。他提及“章亥趾”和“禹王畴”,寓含着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慕和对自己行为的期许。在“汎观山海图,遐寻府穴幽”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地理奥秘的探寻兴趣。

最后两句“八维何所极,撮土此可求”寓意深远,暗示了诗人追求知识无止境的精神,即使在小小的土地上也能发现无穷的智慧和可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体现了祝允明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四)

万龄同一域,千哲共此契。

遥迩幸相闻,师友丈室内。

行止每讨论,音辞时赓载。

单躬事百贤,其益故宜大。

形式: 古风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五)

遥贤故怀益,密哲重应钦。

四海三数君,垂眷后先深。

年位非所限,存没或殊今。

渊渊玄酒味,粲粲瑶华音。

怀哉以拜嘉,毕世铭卑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六)

仲尼欲无言,六籍终亦呈。

林蘤向春敷,有喙随风鸣。

斋房坐清晏,文言时有成。

左生润瑚佩,庄周厉风霆。

二汉隆体骨,六代繁丹青。

至哉统其全,周后惟唐声。

山鸡且自爱,蝇辩方营营。

形式: 古风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七)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

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

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