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

山中萱草三赤长,山中高人万事忘。

欲借忘忧汝辈力,世间儿女徒颠狂。

汝亦忘忧非世忧,临风恐汝亦分将。

愿尔忘忧忘终始,莫教老大空悲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山中的萱草长得又高又红,山中的隐士把世间事都遗忘。
想借助萱草的力量来忘却烦恼,世间的人们却只是疯狂地追求。
你们的忘却是对世俗忧虑的遗忘,但面对清风,我怕你们也会有所感触。
希望你们能忘记一切忧愁,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不要让老去时只剩悲伤。

注释

山中:指远离尘世的山林。
萱草:一种象征忘忧的植物。
赤长:形容萱草生长旺盛。
高人:指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
万事忘:忘记世间的一切事务。
欲借:想要借助。
忘忧:忘却烦恼。
汝辈:你们这些人。
徒:仅仅,只。
颠狂:疯狂追求。
非世忧:不是世俗的忧虑。
临风:面对清风。
恐:担心。
分将:分担或感受到。
尔:你。
忘终始:从头到尾忘记。
老大:年老。
空悲凉:徒然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萱草》。诗中以山中萱草自比,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人生态度。他希望借萱草的特性,忘却尘世的忧虑,批评世间儿女们的纷扰与痴迷。诗人强调忘忧不仅是个人的心境,也包括对人生始终的淡然,不让自己在年老时徒留悲伤。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谢仲长通判朝议兄惠顾渚茶

天子不尝阳羡茶,二百年馀吾侬咨嗟。

可是吾侬咨嗟休,涛江春色远含羞。

赵卿老矣刺史半,缄题寄我甬水头。

故不敢西争去贵嗜,最宜东来同羁愁。

人生趣尚有穷达,草木还亦如人不。

谁家弃妇泪未乾,忍对孤鸿暮影寒。

赵卿虾菜且良食,莫教归梦到长安。

形式: 古风

谢邵三十五郎博诗卷

我尝为历学,上元要极远。

上元有远迩,疏密出早晚。

顾惟尔大父,皇极探其本。

唐尧上百代,日月来滚滚。

因之知百索,孰可妄憎噂。

子前视我诗,与子论诗壶。

子诗既焕烂,我言得安稳。

为子极源流,无难如瓴建。

风雅辟大田,骚些助锄垦。

曹刘鲍谢辈,风雨得藨蓘。

閒居既识陶,咏怀宜知阮。

不有鲍与谢,白也胡婉娩。

苟无阮与陶,苏州曷息偃。

上下曹刘来,少陵自益损。

岂易少陵学,浪走徒多踠。

况复尔来人,不灶而市饭。

大儿誇苏豪,小儿争黄謇。

讵知韩柳先,学大忘赫烜。

馀事五七言,朝鸾参暮鶠。

又如万仞姿,松岩绝兰畹。

念彼形似徒,涩舌吞枯菌。

何人分诗文,两队有鲂鳟。

子早知此病,我语出复返。

何以谢子勤,王道不可缓。

凛凛易春秋,南面俨龙衮。

礼书朝万邦,宝辂粲朱幰。

颜曾侍圭璋,荀孟陈干盾。

老漫怜骥枥,壮当勇虎圈。

明朝役高兴,蜀道横碧巘。

我实爱子才,语长情缱绻。

形式: 古风

谢周同年通叟诗卷

周郎既老曲不顾,自作吴音歌白苧。

二三名胜能知音,伧翁得之嗟已暮。

玩之在手一载读,愈见佳处心愈妒。

君乎瘖休无复鸣,我宜如许他宜虑。

乡曲豫章皆奇才,直上千尺已摧去。

形式: 古风

谢季左司笔墨

韩扬州,萧剑州,相忘终日梦悠悠。

何如微季掾三府,国誉乡评坐以收。

不忘笔墨高人兴,为道明珠无昧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