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一剪梅·春寒》由清代词人顾贞立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寒时节的凄凉景象与人物内心的哀愁。
开篇“重炉香烬漏迢迢”,以炉中香尽、时间缓慢流逝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不似春宵。还似春宵”两句,对比春夜的两种状态,既暗示了当前春寒的不寻常,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薄烟深院杏花梢。难道明朝,便是花朝。”薄雾笼罩着深院,杏花在枝头轻轻摇曳,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却又让人不禁疑惑,明天是否真的会迎来花朝节,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凄风冻雪雨潇潇。镜里容销,梦里魂销。”紧随其后的是对恶劣天气的描写,凄冷的风、冻结的雪、潇潇的雨,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悲凉。镜中的容颜因寒冷而消逝,梦中的魂魄也在寒冷中消散,形象地表现了春寒对人的身心造成的双重打击。
最后,“邻娃莫去踏春郊。吹断秋腰,瘦减裙腰。”劝告邻家的少女不要去郊外踏青,因为春风已如秋风般寒冷,吹断了少女的腰肢,让她们的裙子也显得更加瘦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春寒的无奈,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以春寒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