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

涿州亭下柳依依,谁折长条送客归。

晓月未消燕戍酒,春云初拂汉台衣。

玉堂社燕宜先入,沙碛晴鸿己半飞。

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诗人以精美的笔触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离别时的情感。首句“涿州亭下柳依依”,设定了诗歌背景,春天的柳树在涿州亭下轻柔地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不舍的氛围。

“谁折长条送客归”一句,则是对这离别场景中细腻情感的刻画。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柳枝成为了送别之物,象征着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晓月未消燕戍酒”一句,延续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可能在清晨的时分,与友人举杯畅饮,以此来表达对即将离去的旅人的依依不舍。而“燕戍”指的是边塞之地,这里用以强调那份远行者的孤独与艰辛。

紧接着,“春云初拂汉台衣”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出发前后的景象。春天的云彩轻抚着古老的汉台,似乎也在为即将启程的人儿带来一丝温暖和鼓励,而“汉台衣”则是对那份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的一种写实。

“玉堂社燕宜先入”这一句中,“玉堂社”可能指的是某个雅集或聚会之所。诗人提及燕子(即游子)应该早些到达那里,这里有着对远行者的关切和期待,似乎在暗示着离别的不易。

“沙碛晴鸿己半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在广阔的沙漠之上,一只孤独的大雁(鸿)正准备展翅高飞,这里象征了旅人即将踏上的远途,以及那种离别后内心的孤寂与苍茫。

最后,“回首青山欲千里,行人犹自马騑騑”则是诗人在送别之后,对那渐行渐远的人儿投去的一瞥。诗中写道,当他回头望向那些绿意盎然的山峦时,那些山似乎变得遥不可及,而那位旅人依旧在马背上缓慢前进,彷佛时间都为之静止。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离别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朋友离别时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态度。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晴

溟渤荡无垠,东嵎挂日轮。

风云始回雨,天地不飞尘。

气动千峰翠,光浮万瓦鳞。

南亭一驻马,十里望青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喜雪

大野重阴合,危楼远望迷。

风兼万籁响,天与四溟低。

病树先春发,惊乌未晓啼。

好同伊水客,香阜访灵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富谷馆

万雀噪山馆,重来一叩扉。

去年寒梦在,今日远书违。

残雪留春橐,疏星挂晓衣。

帝乡不可望,心与白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就日馆

高原春霁荡妖氛,使驲重来路始分。

虽远长安初见日,渐亲冀北已瞻云。

东风未破胡天冻,芳草应连紫陌薰。

早晚旅魂还旧干,晨钟一到玉关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