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邀诸固寅集小桃源

帝城佳丽自畴昔,余生似带烟萝薜。

不羡搴芳逐冶游,偏喜寻幽来野僻。

白门桥西一径斜,中衍山林与阡陌。

引著胜地兴不禁,等閒试理游春屐。

侧身恍入武陵源,百道香光迷所适。

玉树堂前兰蕊新,慈航堤畔柳芽碧。

千树梅花绕径开,红白相错如绣襞。

立望幽芬欲断魂,坐对落英屡沾帻。

脩竹摇青似翠帏,方沼凝寒浸幽石。

遥遥塔影出空林,隐隐梵音动深夕。

我来静对已忘言,况复开樽引群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春时节在小桃源的游历体验,充满了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的描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帝城佳丽自畴昔”,以“帝城”象征繁华都市,对比“余生似带烟萝薜”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不羡搴芳逐冶游,偏喜寻幽来野僻”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都市繁华的不屑,而更倾向于探索自然的幽静之处。

“白门桥西一径斜,中衍山林与阡陌”描绘了一条蜿蜒的小径,穿过茂密的山林和田间小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引著胜地兴不禁,等閒试理游春屐”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由衷喜爱,以及在春日里踏青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侧身恍入武陵源,百道香光迷所适”将诗人引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香气弥漫,令人迷失方向。随后的“玉树堂前兰蕊新,慈航堤畔柳芽碧”描绘了玉树堂前兰花盛开,慈航堤边嫩柳吐绿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千树梅花绕径开,红白相错如绣襞”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千树梅花沿着小径绽放,红白相间,如同精美的织锦。诗人“立望幽芬欲断魂,坐对落英屡沾帻”表达了对花香的痴迷,以及对落花的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最后,“脩竹摇青似翠帏,方沼凝寒浸幽石”描绘了修长的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翠绿色的帷幕,方沼中的水在寒冷中凝结,映照着周围的石头,增添了画面的静谧感。“遥遥塔影出空林,隐隐梵音动深夕”则通过远处的塔影和深林中的梵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2)

陈迪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泛江采兰

鉴江江上望,莫拟是山阴。

元巳风光满,春流烟翠深。

芳辰娱褉事,兰气见同心。

共约乘槎去,天香若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鸡鸣寺在太学右余暇辄过了法禅堂

古刹邻清署,僧閒官更閒。

授经多暇日,杖策印禅关。

频索雨前茗,兼看湖外山。

何当分半榻,高枕竹房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欧子建过集影园有作次韵奉和

论交却忆廿年时,酒社文坛每共期。

荏苒风尘成底事,嵚崎世路几心知。

片轮月色陈蕃榻,八斗才名子建诗。

久别与君拚一醉,园亭秋夜酒如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

晴开高阁敞凌秋,杖策招邀惬胜游。

黄菊已深陶令酒,青山重约庾公楼。

殊庥神贶堪陈颂,彦会朋来足唱酬。

鸡骨无缘共攀陟,双峰天外独凝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