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姬

色香寒晚总非宜,岂是蟠桃结子时。

种树园林春寂寂,惜花窗户雨丝丝。

鬓云截誓生同落,心石存恩死不移。

两结青青百年信,九京当与主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二姬》,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中以秋天的景色和氛围为背景,表达了对某种事物深深的怀念和承诺。首句“色香寒晚总非宜”描绘了秋季花朵不再鲜艳,香气也显得凄凉,暗示了时令已非适宜生长繁盛之时。接着,“岂是蟠桃结子时”借用了神话中的蟠桃,暗示所指的不是寻常的果实,而是象征着美好的情感或珍贵的承诺。

“种树园林春寂寂”将春天的生机与园林的寂静对比,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落寞的气氛。诗人通过“惜花窗户雨丝丝”,借雨滴轻轻敲打窗户,表达了对花的怜惜和对过去的回忆。接下来两句“鬓云截誓生同落,心石存恩死不移”,以“鬓云”和“心石”为喻,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誓言,即使岁月流逝,生死相隔,这份情感也不会改变。

最后两句“两结青青百年信,九京当与主人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阴阳相隔,这份信物(可能是指誓言或纪念物)也将作为永恒的见证,传递给“主人”,即逝去的一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沈周在艺术创作中对情感细腻的刻画和对生死离别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荆花春意为彭昉寅之赋

我写彭家荆,不写田家树。

彭家兄弟无异言,不似田家初有异。

兄弟原从一气生,荆亦同根复同祗。

花不乱,开则聚。枝不乱,大小附。叶不乱,上下蔽。

风吹枝叶动,月出形影具。

有兄弟应求之义,次第之序。

人谓彭家有此兄弟和,我谓非此而能致。

老夫见其祖子孙,和顺孝友迨三世。

无乃气体之孚以和召和曾不戾。

彭家此树未必有,我今写此尚与存劝励。

尝见他家真有荆,树下阋墙兼紾臂。

饶他漫有好荆树,不如好兄弟。

有好兄弟荆亦贵,无好兄弟贱与凡木类。

我写不写树,写其兄弟心之懿。

兄弟和在心,音声容色愉而憙。

不和名不祥、家不利。

我虽为君写万树,不若自裁一树方寸地。

形式: 古风

觉老

脘膈生痰谢酒觞,菜羹麦饭且家常。

山追旧眺今成懒,事喜新闻背已忘。

春水试竿渔槛净,午风丸药鸟窗凉。

秖须如此成消遣,种种尘缘与老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窗下独坐

渐觉年挨七十傍,聪明视旧已茫茫。

有生但恐违温饱,凡事无能与短长。

食力田园聊任拙,离群城郭少知忙。

新糊窗纸添虚白,尚把残书趁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起

筋力迟迟百懒成,关门只好谢逢迎。

老空求旧无同辈,拙不宜时让后生。

久坐衣裳知晚露,独眠衾枕厌秋更。

秖馀曝背兼扪虱,黄草檐头觉称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