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络纬声残织翠丝。金风剪不断、雁来时。

梦回缄泪寄征衣。寒到早,应怪寄衣迟。

心事有谁知。黄昏常立尽、暗萤飞。

秋来无处不生悲。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无名氏所作,名为《小重山》。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络纬声残织翠丝”:这一句通过织布的声音和细丝来描绘寂寞孤独的情景,"翠丝"象征着远方亲人心中的牵挂。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这里的“金风”可能指的是秋风,而“剪不断”则表达了思念之情深切难断。"雁来时"则是指传统上古人的习俗,通过雁过带信,以此联想到亲人。

“梦回缄泪寄征衣”:诗人在梦中与远方亲人相见,但醒来后只剩下眼泪和思念。"征衣"通常指的是给远行者穿的衣物,这里则是用以寄托情感。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到了寒冷的清晨,更感到对亲人衣物的思念和等待,似乎有些怪异,因为这种思念太过深重。

“心事有谁知”: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叹息,表达了无人能懂自己这份深沉的思念之情。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黄昏时分,诗人常常站在高处向远方凝望,而那隐约的萤火虫则像是夜晚中的孤独信号。

“秋来无处不生悲”:到了秋天,这个季节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和思念。诗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普遍而深刻的情感。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这里通过"情脉脉"形容思念之情如同血脉一般流动不息,而"月转辘轳西"则是用来描绘夜深人静时分的寂寞与孤独,"辘轳"是一种古代的车轮声音,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长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其三)

天际春来都为君。依稀丹萼动,泛红云。

恼人天气近黄昏。霜月底,山麝斗微薰。

标格自天真。寿阳仙骨瘦,玉无纹。

芳容临鉴洗馀醺。双蛾稳,花面两难分。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

竹里清香帘影明。一枝照水弄精神。

楼头横管罢龙吟。休三弄,留为与调羹。

紫陌与青门。溪边浮动处,绝纤尘。

等闲休付寿阳人。潇洒处,月淡又黄昏。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

水风生处小亭临。

形式: 押[侵]韵

小重山

六曲句阑四面风。

形式: 押[东]韵